在二级市场公司股价放量涨停的同时,迪康药业现身大宗交易平台,疑似公司第一大股东四川蓝光集团有限公司减持1356万股。
昨日的大宗交易显示,银河证券成都科华北路营业部两笔交易共计卖出1356万股,成交价格为12.64元/股,共计套现17139.84万元。以今年4月8日实施高送转后的股本计,目前持股数高于1000万股的只有第一大股东蓝光集团和二股东徐开东。鉴于此次减持席位银河证券成都科华北路营业部正是蓝光集团上次即3月份减持的“地址”,可以推断减持者很可能是蓝光集团。若是如此,此次减持完成后,蓝光集团仍持有迪康药业9578.14万股,占总股本的21.8%。
蓝光集团这笔买卖做得相当合算。尽管近期深沪股市大幅下跌,但迪康药业的股价却相当抗跌,昨天更是逆势以涨停报收,创下新高。
这不是蓝光集团的第一次减持。今年3月3日至3月18日,蓝光集团合计减持了85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85%;4月11日,蓝光集团再度通过二级市场减持65.86万股。在4月12日的权益变动报告书中,蓝光集团称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减持的可能。
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减持价格,蓝光集团可谓费尽心思,提出了一个令市场惊叹的分红预案——以公积金每10股转增15股,游资也恰到好处地予以配合,大幅拉抬股价。对此,本报在4月26日曾以《大股东恶意炒作概念拉抬股价
监管层称将开展核查》予以报道。而昨天的大宗交易再一次证实了本报的判断:迪康药业控股股东借高转送掩护减持。
蓝光集团屡屡减持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动机呢?2008年6月,四川地产“一哥”蓝光集团以拍卖的形式受让迪康药业5251万股,成交价款为3.22亿元。此后,市场盛传蓝光集团将借壳迪康药业,但由于金融危机以及宏观调控,整个房地产市场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蓝光集团借壳至今没有实质性动作。如今,随着整个房地产行业资金面日趋紧张,蓝光集团屡次减持,是套现解决资金问题?还是无奈弃壳而去?谜底尚有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