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预测中国5月CPI上涨5.4% 两年来曾7次言中
2011-06-09   作者:实习记者 陈舒扬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在有关部门彻查宏观经济数据泄密的敏感时刻,国家统计局将于下周二(6月14日)公布5月宏观经济数据。
  就在6月8日,国际知名通讯社路透社即预测:中国5月CPI预计较上年同期上涨5.4%,追平3月份创下的32个月高位。
  就物价指数等宏观数据进行调查,并抢先于国家统计局之前公布数据,已成为以路透社为代表的媒体及相关机构的 “例行公事”。在这一“公事”上,路透社对数据“预测”的精确度,令人惊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收集2008年以来的数据发现,路透社已经累计7次精确“猜”对了我国的月度CPI数据。
  在惊叹的同时,路透社如同世界杯期间那只神奇的“章鱼哥”的角色遭遇广泛质疑,并引发一个更深层的问题——究竟是谁在向境外通讯社泄密?

  CPI数据2年7次“被发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发现,2008年开始,路透社多次援引“消息人士”的信息,准确预测CPI等宏观经济数据。
  2008年4月11日,路透社援引“官方消息人士”的话称,中国3月CPI同比增幅料达8.3%。这一数据同一周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完全吻合。
  2008年5月9日,路透社再引“消息人士”话:“中国4月CPI同比涨幅可能达8.5%”。这一预测与市场之前认为CPI将保持平稳的预期大不相同,而国家统计局于几天后公布的国民经济数据中,4月CPI数据同比增长恰为8.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标题和正文都使用了“可能”等预测性词语,但细心的读者却发现,报道中还提到,“他们没有提供分类信息”,并且提供消息的人士表示,“数据也有可能在最后做小幅修改”。当下人们据此分析,两名接受采访的“消息人士”很可能就是参与或与统计工作非常接近的人士。
  路透社“抢先公布”宏观数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008年6月10日,路透社发布《中国5月CPI同比上涨7.7%较上月明显回落》一文。国家统计局于两天后才公布这一数据。
  2008年7月8日,路透社又引两位官方消息人士的说法称,中国6月份CPI同比上涨7.1%,上半年CPI同比上涨7.9%。这一次,路透社的文章中已经没有“可能”等预测性用语,俨然默认了该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7月15日,路透社再次以3位官方消息人士为消息源,称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
  这三个重要宏观经济指标,与国家统计局于当月17日才发布的数据果然无异。
  至此,路透社屡屡提前 “公布”经济数据之事开始受到媒体关注。2008年,《每日经济新闻》曾展开调查,并于2008年7月发表《CPI数据疑遭泄露续:路透社称发布前已传开》一文,相关学者亦建议司法介入调查。彼时,国家统计局官员否认内部人士泄密。
  事实上,业界的怀疑并未妨碍路透社在对中国经济数据的预测上保持良好表现。
  2010年6月8日,路透社对5月出口50%同比增速的预测,以及6月9日,路透社称“5月CPI同比上涨3.1%“,在其后双双“应验”。
  今年2月14日,在统计局公布2011年首月宏观经济数据的前一天,路透社发文称,“据两位市场人士透露”,市场传言中国1月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并指出“主要因官方调整了CPI的权重”。
  2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CPI数据,的确并非此前市场普遍预测的5.3%,正是调整权重后的4.9%。

  “泄密”链条查处难

  据记者了解,提前获得关键经济数据的境外媒体并非路透社一家。业界人士担忧的是,究竟是谁在连续向境外机构泄露关键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实,2008年12月份的进出口数据,以及2009年7月16日公布的当年上半年GDP数据,都曾被境外媒体准确预测。
  2009年1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08年12月以及2008年全年外贸数据,就在海关总署发布官方消息的前一天,美国道琼斯通讯社提前准确预测出了这一组数据,甚至连小数点后的数字都完全一致。
  对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2010年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被提问此事。盛来运称,“国家统计局非常谴责这种提前泄露还在保密期的数据的行为。”盛同时表示,国家统计局正在按照相关的规定和程序进一步了解和处理此事,这件事情将引起统计局更加注意加强数据发布方面的一些管理。
  针对数据泄密,国家统计局不止一次表示“严厉谴责”、“严格调查”。近期已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三四月份,国家统计局办公室一名秘书与央行研究局宏观经济研究处某研究员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至今未回。
  农业银行高级经济师何志成指出,美国的重要经济数据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而欧洲则每每有数据发布,网上提前就会有正确内容公布时。
  他就此分析指出,其中原因在于,欧洲国家多,环节多,难以保密。而我国重要数据在发布之前会按照快报的方式报送有关国家主管部门,然后再发送央行、发改委、国研中心等部门,目的是为了进行一些修改和调整。也正因为有如此多环节,数据有可能在多个环节出现泄密点,且由于信息传送的范围太大,调查查处很难。
  经济学界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对于已经出现的泄密链条,国家应该加大保密力度,同时从严调查泄密的嫌疑人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超九成理财产品跑不赢CPI 2011-06-08
· 五月CPI料创新高 加息窗口再现 2011-06-07
· 瞄着CPI,别忘GDP 2011-06-03
· “对CPI影响不大”就可以影响民生? 2011-06-02
· 电价上调不会助推CPI的说法很“愚人” 2011-06-02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