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股炼成股市不死鸟 烂公司重组利益巨大
2011-06-08   作者:贺宛男  来源:新闻晨报
 

    ST股已经成了股市的“不死鸟”。不管你信不信,尽管A股有着明确的退市制度,但自2007年12月13日*ST联谊退市之后,三年半来,两市再也没有出现过一家ST股退市,有的只是承德钒钛、邯郸钢铁、上海航空一类被吸收合并而丧失上市资格的主动退市公司。
  披星戴帽的,暂停上市的,不管暂停时间多长,一个个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目前沪深两市S*ST股仅十来家,在“硕果仅存”的S*ST一族中,大部分已“名花有主”:S*ST光明已正式启动股改程序,重组完成后将变身为珠宝公司;S*ST鑫安已确定由中原出版借壳上市;S*ST生化将变身为振兴生化;等等,大有在短期内将S*ST股一网打尽之势。股市“不死鸟”越来越多,越飞越高!

  圣方、北亚咸鱼翻身

  端午节刚过,“不死鸟”*ST圣方就公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根据报告书,*ST圣方已向新华联置地的全体股东定向增发128634.36万股,发行价2.27元,涉及金额29.2亿元。*ST圣方随之变身为地产股。
  今年4月20日,当S*ST圣方宣布借壳新华联置地的重大重组方案获证监会批准时,市场上就引起一阵骚动,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否意味着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重新开闸?因为从2010年2月起,证监会再也没有放行过涉及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的重组申请,据统计,2010年起,包括“招保万金”四大地产巨头在内,至少有26家上市房企停止实施再融资计划,证监会为何独对新华联置地借壳S*ST圣方大开绿灯?
  有人猜测,S*ST圣方是属于房地产资产注入,并不是再融资(募资),所以能够得到通过。还有人提到,S*ST圣方属于尚未股改的极少数历史遗留问题公司,为了支持股改,它走的应该是一个“绿色通道”。其实,所谓“只是资产注入,并未再融资”的说法根本站不住脚。例如,2009年爱建股份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的重组方案也是向其注入房地产资产,结果却受制于房地产政策变化,而不得不于今年5月26日推倒重来,改为定向增发后增资爱建信托,需要说明的是,这已是爱建股份五改方案了。与此相类似的还有香江控股、*ST远东等等。至于支持股改云云,那更说不通了,无论是股改股还是未股改股,“披星戴帽”还是未“披星戴帽”,所有上市公司理应一视同仁,怎么可以因为“极少数历史遗留问题”而走绿色通道?
  更有甚者,S*ST北亚暂停上市已长达四年,居然也将伴随着股改迎来新生!重组方还是央企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为了借壳上市,注册资本才1亿元的中航投资,短期内由大股东增资至25亿元,又将37亿元的净资产评估增值至66.49亿元,可是再怎么增资、再怎么评估增值,也装扮不了薄薄的一点利润:今年1-2月净利润才1124万元。

  烂公司重组利益巨大

  长期以来,笔者始终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中国,新股上市那么容易那么快捷,老股退市又那么艰难、那么顽强?最近,越来越密集的S*ST股咸鱼翻身终于使我明白了,对利益相关者来说,烂公司重组真是一座金矿,公司越烂含金量越高,这也是不少ST公司生命力强大的原因。一些国有控股的ST公司,更是有政府在维系着苟延残喘,寻找重生机会。
  如*ST圣方的前大股东是首钢集团,为了乌鸡变凤凰,明明批复的股权转让有效期(2009年12月23日)已届满,国资委照样可以再批复延长一年。入主*ST圣方的新华联集团虽然是民企,但实际控制人傅军曾当过湖南某市经委副主任、市外贸局局长,还是全国政协委员,有着深厚的国资背景。S*ST北亚更不用说了,现大股东是铁道部哈铁局,即将入主的新大股东是中航集团,都是央企。
  *ST圣方2003、2004、2005年连续三年亏损,2006年4月3日起暂停上市,此后三年,仅仅依靠资产出售、接受财政补贴勉强盈利,居然能顽强保壳,令人钦佩。有人预测,一旦复牌,新华联置地将收益不菲,而2009年7月入主新华联置地的资本玩家卢志强、史玉柱等大佬,不到两年获利将逾4倍!
  烂公司不退市,这真是中国股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详查*ST申龙重组方股东 证监会盯上“借壳”突击入股 2011-07-06
· 去年67家濒临退市ST公司获补贴 2011-07-06
· *ST威达或借重组乌鸦变凤凰 2011-07-04
· *ST威达借重组变凤凰 四投资者增值超六倍 2011-07-04
· ST狮头信披不及时 疑为资金出逃打掩护 2011-07-0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谢国忠:软着陆可能成为陷阱·[思想]张立伟:中国奶业没有“消费者主权”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