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市表现惨淡之下,银行发行的超短期限高收益产品受追捧的程度始终有增无减。不过在看似红火的短期理财产品屡遭秒杀的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易被发掘的猫腻。
资金占用期限被拉长
“14天”、“7天”、“3天”,如今理财产品期限一个比一个短。但许多投资者发现,从购买理财产品到资金最后到账,资金占用的时间通常大于理财产品期限,甚至超过理财产品期限的2倍。
兴业银行2011年6月第一期“天天万利宝”G款贵宾版产品的期限只有7天,销售起止日为2011年5月24日至2011年5月31日,却横跨了8天。在2011年5月24日认购该款产品的投资者,由于认购成功后资金即被银行冻结直至理财产品起息,那么投资者资金至少被冻结15天,是理财产品期限的1倍多。
再假如理财产品资金到账日又比理财产品到期日晚几天,那么投资者因购买该款产品造成资金被冻结的时间将更长。结合当前短期限高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的畅销情形,为了抢购到兴业银行的上述理财产品,可能不少客户早早就认购了,然后资金就会被银行一直冻结。
理财资金到账日晚于理财产品到期日在短期限理财产品中比较常见。招商银行“快乐六一”—招银进宝系列之人民币日日盈25号理财计划,资金到账日为理财产品到期后3个工作日内。深发展和农行的数款产品理财资金到账日为理财产品到期后2个工作日内。一旦遇上周末,招行上述产品的投资者可能在产品到期后5天才能拿到理财资金。
实际收益率微不足道
不管是4%、5%还是6%,这都只是年化收益率,算下来实际收益率其实低得可怜。比如,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在当前销售的7天理财产品中算是比较高的,但对应的实际收益率只有0.09589%,认购10万元收益率只有95.89元。
而如果考虑购买理财产品前后占用资金的时间,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实际上大幅低于银行所标注的预期年化收益率。
刘女士就有这样的经历:今年4月底,她接到银行客户经理的电话,推销一款4月28日起发售的7天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她一盘算,5月5日资金就可以回笼继续炒股了,于是,她在4月28日买了这款7天的产品,20万元起步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5%,看起来这确实比7天通知存款划算。但是5月6日下午,刘女士查询账户发现,这笔钱并没有到账,客户经理的答复是这款产品4月28日-5月2日是发售期,起息日是5月3日,到期日是5月11日,而且到期后3个工作日到账,也就是说这笔钱的本金和收益要5月13日才能拿到,这20万元就在银行整整待了15天。
以年化收益率3.5%计算,收益金额为年化收益的7/365,20万元7天收益仅135元,由于资金被多闲置了8天,实际收益率就更低了。而办理利率为1.49%的7天通知存款,这15天收益为120元,况且资金的流动性高于短期理财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