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区:皖江示范带的产业高地
2011-06-08   作者:记者 杨玉华 曾亮亮/芜湖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集瑞重卡生产线
    “皖江示范看芜湖、芜湖示范看‘三山’”。作为芜湖承接产业转移的集中区,三山经济开发区尽管只是一个成立了仅仅五年的新区,却担起了这样的重托,并交出了“漂亮答卷”——一年38个项目接连落户,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对于这个年轻的新区来说,放在以前绝对是不可想象的。
  2010年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产业转移而专门制定的规划,使得皖江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芜湖被确定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之一。而三山区,则因地理位置优越、发展潜力巨大而被列入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从而迎来了大发展。

  大项目带动 形成产业高地

  三山区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原先的“招商引资”也变成了“挑商选资”。“现在我们的招商局长手里有一大批项目无法落户,对客商的门槛大大提高了。”三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汪琳琍说。
  “三山区的工业化定位很清晰,就是围绕着先进的装备制造业做好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相互配套,形成产业高地,获得可持续发展。”三山区委书记何向阳告诉记者。
  在这样明晰的思路下,三山区围绕主导产业进行产业转移和承接,原先的“招商引资”也变成了“挑商选资”。“现在我们的招商局长手里有一大批项目无法落户,对客商的门槛大大提高了。”汪琳琍说,“我们要把有限的土地用在核心产业的配套项目上,简单重复型的投资不再接受,一亿元以下的项目也不再单独供地。”
  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把好投资强度关是关键。在三山经济开发区,新引进项目投资强度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元/亩。该区已经规划了400亩土地建设标准厂房,引导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优质项目和配套企业入驻,其中150亩已开工建设。
  不断完善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吸引了一批重大项目接踵而至,战略投资者抢滩登陆,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
  位于该区的集瑞联合重工去年12月正式上市。记者前往采访时看到,一条500米长的装配线上,工人们正在流水线上忙碌着。流水线尽头,几辆即将装备完毕的巨大联合卡车如变形金刚般一字排开。企业相关负责人说,按照规划,集瑞今年将有21款车型、600多种谱系产品推向市场,产品跨越牵引、载货、工程和专用等诸多领域。
  与集瑞一墙之隔,为其配套发动机的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开发区在吸引集瑞落户后带来的配套大项目。记者在发动机生产车间看到,机器人组成的装配线让人叹为观止,感受到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无限发展潜力。据介绍,玉柴生产的专为集瑞配套的6K系列发动机集成当今世界最新技术成果,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
  集瑞和玉柴是落户三山经济开发区重大项目的典型代表。仅2010年一年,开发区新落户项目38个,总投资44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10亿元以上项目8个,包括格力电器出口基地项目、投资20亿元的恒安高档用纸及配套项目等。这些重大项目相继落户,上下游企业关联度高,使开发区电力能源、汽车制造、船舶制造、电子电器等优势产业集群体系雏形初现。

  “软”“硬”兼施 助力区域起飞

  如今,三山经济开发区宽大便捷的道路、整齐气派的蓝领公寓、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无不让人感受到集中示范园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三山经济开发区的前身为绿色食品经济开发区与临江工业区。最初产业结构单一,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尽如人意。2009年5月,两个工业区整体合并,两个月后,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皖江示范区建设启动,三山区被列入芜湖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迎来了大发展。
  23公里的长江岸线,是三山最宝贵的先天资源,而皖江示范区的招牌效益和政策效应,则是三山独特的后天优势。
  “这些先天资源和后天优势并不会直接作用于三山的加速发展,它们只是助跑器,关键还要看我们的服务。”汪琳琍直言道。她清楚地记得,开发区刚建时,由于基础设施没到位,招来的客商说什么也不愿意留下来。
  修道路、通水电、建厂房,在42平方公里的三山经济开发区版图上,以峨溪路为轴,基础设施建设大刀阔斧地推进。路网建设吸取了原来绿色食品经济开发区的低端教训,高标准规划设计。仅2010年,三山开发区投入园区道路、水、电、气配套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就达5亿元。目前,园区在建的15条主干道有14条全部完工,日产45万吨(一期15万吨)的自来水厂也已开工建设,天然气加气站正在施工,22万伏三山变电站也提上建设日程。如今,三山经济开发区宽大便捷的道路、整齐气派的蓝领公寓、鳞次栉比的标准化厂房,无不让人感受到集中示范园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做好硬件文章的同时,三山开发区还尤其注重软件服务。开发区招商项目从洽谈到落户,管委会全程服务。“这些企业投资水平高,服务难度大,我们力求把项目落户流程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汪琳琍说,“我们常说,不要跟企业讲条件,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也要满足企业的需求。”前几年,吉瑞重卡来到三山之初,大量高端人才也跟着进来。一时住宿办公成了难题。为此,开发区管委会果断决策,让出办公大楼给企业,自己则搬到一栋多个单位共用的办公楼中。格力电器落户三山之初,开发区管委会也组织专门班子,为企业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细致入微,令企业非常感动。

  “四大定位”“五大组团” 打造芜湖“副城”

  “我们要打造芜湖市‘副城’的概念,建立一个以特色工业为支撑的新城区,城市功能区建设更具独立性,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何向阳告诉记者。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相应的三产配套服务也早早开始了布局,城市化也在不断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必须是并行发展,宜居才能宜业,缺少了哪一方面,城市发展都会失衡。”何向阳说。为此,三山区在寸土寸金的区域范围内,专门拿出9平方公里进行商业配套,与企业建设规划镶嵌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公交、商业、休闲,打造宜于高端人群落户的居住环境。
  “十二五”期间,三山区还确定了“四大定位”、“五大组团”的发展格局。
  这四大定位分别为皖江城市带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下游现代综合物流中心、区域性生态休闲和绿色度假基地、芜湖市“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生态化绿色新城区。五大组团包括:中心组团、龙窝湖旅游度假组团、峨桥组团、滨江产业组团、浮山休闲度假组团。
  “我们要打造芜湖市‘副城’的概念,建立一个以特色工业为支撑的新城区,城市功能区建设更具独立性,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生态化’。”何向阳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三山区还瞄准“全省第一经济强区”的目标稳步迈进。确定了“十二五”六大发展目标。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工业企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财政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0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0亿元。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安徽出台21条措施支持皖江地区自主创新 2010-07-29
· 国务院法制办出台意见支持皖江开发 2010-07-22
· 沿海企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 布局皖江城市带 2010-07-07
· 安徽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皖江示范区” 2010-06-25
· 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进展顺利 2010-06-09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