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今年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必须在10月底前全部开工,但从部分城市今年以来保障房开工情况来看,成绩并不乐观,一些城市开工率不到三成。记者调查发现,资金难题依然是制约保障房建设的一大障碍。
网民认为,在保障房建设面临巨大资金缺口的严峻形势下,有的地方却一边喊缺钱,一边挪用专项资金。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制度监管,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很难填上。
地方政府资金压力大
光明网网民认为,长期以来,各地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热情不够、动力不足,一直是个老问题。从去年保障房的资金投入看,中央的投入倒是足额拨付,但是地方上的配套资金却严重不足。同时,从比例看,地方上认为中央所承担的比例还不够,因此不愿意投入过多。按照今年1000万套的目标任务,总投资额估计在1.4万亿元左右,这差不多占到地方卖地收入的大部分,能否让地方掏出这么大笔钱投入到保障房建设中,是个很大的问题。
北青网网民“蔡方华”认为,起点发力不够和终端流失这两大问题的存在,让保障房政治任务面临着考验。能否按时保质完成建设,能否以公平合理和透明的方式实现居者有其屋,成为本年度一个极具挑战性、同时也验证着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公共课题。
上述网友建议,对于未能如期完成保障房分解指标的地方,或者保障房分配出现混乱局面的城市,应该严肃追究领导干部的责任。
也有网友提出,不排除一些地方以资金压力大为借口,依旧消极对待保障性住房建设。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县市来说,资金上的压力很大也是不争的事实。不过,到底缺口多大,不能由当地政府自己说了算。没有严格的调查计算,上级政府和公众都不知道其到底缺多少钱。、
一边喊缺钱,一边挪用专项资金
署名“叶檀”的博客指出,2011年中国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可能有上万亿的资金缺口,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有限的资金更要保证使用效率。有的地方却在一边喊缺钱,一边挪用专项资金。商洛套取保障房资金事件再次提醒,地方政府的“监守自盗”是保障房建设的最大隐患,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制度监管,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很难填上,甚至会越来越大。
有网民建议,必须追问的是,以往的违法、违规行为受到了怎样的惩处?要让后来者有所畏惧,有关方面对于地方政府与开发商联手套取保障房资金的行为,必须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严厉惩处,同时彻查当地政府与开发商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以边建设、边整改的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就是对套利者最大的鼓励。
不能给了资金忘了监管
有网民认为,只有资金支持而无监管到位的保障房建设,极有可能成为地方政府向国家伸手要钱要政策的“敛财”良机,乃至贪污腐败的触发点,等于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凤凰网网民“吴龙贵”分析原因,一方面固然与今年保障房建设突然提速,相关的政策准备和制度建设尚未来得及跟进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恐怕也不能排除这可能是因为各级政府之间为了政绩所达成的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今年的保障房建设任务重,时间紧,完成起来有相当的难度。但同时这又是不能不完成的政治任务,直接关系到官员的政绩考核。两害相较取其轻,降低监督门槛,甚至有意无意地无视违规操作,或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最后的结果是,民众得到的并非实实在在的保障房,而只是一堆华丽的数据和一张虚构的民生蓝图。
上述网民称,保障房建设并不是各级政府需要层层应付的政绩工程,而是为了让民众享受到国家福利的民生工程,其建设的成败也绝不仅仅取决于给政策给资金这么简单,还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严密的监管措施。问题是,各级政府都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