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上涨的通胀率和利率面前,亚洲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引擎似乎开始减速。 周二印度宣布今年1-3月经济同比增速为7.8%,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高达9.4%。这成为近期经济扩张速度放缓的一个最显眼的迹象。与此同时,被认为是全球制造业和贸易领头羊的韩国周二表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该国4月份工业产值环比意外收缩1.5%。 问题在于,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增速放缓究竟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同时给身处通胀恐惧的决策者提供了其一直在寻找的“软着陆”机会;还是一个长期衰退的开始? 中国近几个月的制造业增速已经放缓,美国经济增速也比经济学家此前预期的要慢,而欧洲则依旧忙于处理希腊的债务危机。 不过到目前为止,经济降温的迹象还比较温和。对于快速扩张的新兴经济体来说,适度降温可被看作有利于控制通胀。经济降温表明,决策者采取的加息、收紧银行贷款和让货币升值等旨在放缓经济增长的举措让经济产生了反应。 汇丰银行亚洲经济学家范力民说,这是软着陆,对此我相当确信。他说,经济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可归结于企业库存周期的起伏;企业在2010年底生产了太多产品,现在面临供应过剩的状况,所以才会削减生产;但只要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潜在需求就会保持稳健。 让经济状况变复杂的是日本自然灾害与核灾难造成的制造业供应中断。新加坡和香港等地4月份的出口数据表现疲弱,就是受到了日本产的汽车和电子产品零配件供应短缺的拖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