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2011年一季度我国风力发电量达到188亿千瓦时,增长60.4%,比同期火电、水电、核电增速高出30到50个百分点。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史立山说,一季度风电出力大增,是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突飞猛进的集中体现。他介绍,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0年底,我国新增风电装机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均居世界第一,其中3100万千瓦装机实现并网发电。
目前,甘肃酒泉、蒙东、蒙西、东北、河北、新疆、江苏、山东等多个千万千瓦风电基地正有序推进,蒙西和甘肃酒泉风电基地装机均超过500万千瓦,河北、吉林等多个地区装机超过250万千瓦。上海世博会期间,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并网发电,成为除欧洲之外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风电场。随后,总规模1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也在江苏启动。2010年,风电发电量达到45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3%。
风电的快速发展,与国家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十一五”时期,我国陆续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及《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这些政策不仅为风电长远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支持,也明确提出了装备先行、市场化的发展战略。截至目前,风电企业享受所得税“三免三减半”、增值税50%“即征即退”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除了国家推出的标杆电价外,部分省份还另外推出风电补贴,山东、广东的风电上网电价均高于国家标杆电价。
风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装备先行”战略。据统计,2004年全国装机的风电设备中,进口设备占90%,2010年全国装机的风电设备中国产设备占90%。随着国内风电市场的发展,有10余家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华锐、金风等7家制造企业已经跻身2010年世界风电设备制造15强,其中华锐风电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资本投入,国内风电设备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兆瓦级风机、海上风机等科技难关被相继攻克。华锐风电科技公司副总裁陶刚说:“目前没有一个风电设备零部件,是中国企业生产不了的。”
风电设备的国产化,带动了国内风电技术水平和运营质量的快速提升。目前,国内风电机组普遍采用当今世界主流技术,世界领先的3MW机和海上风电项目均在国内落户。单位千瓦造价已从“十一五”初期的7000元左右降到4000元以下,降幅达40%。
风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市场化运作模式。2005年之前,国内风电主要由电力部门主导,没有市场竞争,电价高、发展慢。近年来国家共组织五期特许权项目招标,通过特许权招标共确定49个风电场工程,总装机容量达到880万千瓦。风电市场化运作机制不仅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风机制造领域,也使得风机厂商在技术、质量和成本控制上实现充分竞争,推动国内风电技术和管理水平快速提高。2009年国家发改委颁布了按资源状况分区域的风电四级标杆电价,这让投资者对风电场建设项目经济可行性判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