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发布《2011中国经济增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中国目前具备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所具备的四大特征,因此中国也存在着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
但该《报告》又认为,中国与那些经济长期徘徊或者增长缓慢的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不同,中国目前仍然处于高速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如果能较好地改善和解决各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矛盾,便有可能继续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高速经济增长,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更高的水平。
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具有四大特征
《报告》中所称“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从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后,经济增长率出现回落,无法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以马来西亚为例,1980年,它的人均GDP在世界上的排名是84位,而2009年的排序为89位,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
《报告》指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通常具有四大特征:首先是不能保持持续的制度创新,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持久的动力;其次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不能通过稳定地提高效率来保持经济增长;第三是经济发展失衡导致资源配置恶化和供需失衡;第四是发展中对外部世界的过度依赖,经济活动缺乏内在的稳定性。
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三大优势
《报告》认为中国存在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优势。
首先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具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天时”。在未来10-20年里在中国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之前,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这意味着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前后长达50年左右的高速增长期的中间,在这一时期,无论是投资需求还是消费需求均具有较高的增长动力,若再考虑到我国特有的人口规模和“人口红利”,这种需求动力就更为强劲。这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构成我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天时”。
其次,潜在的城市化空间是支持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化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落后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因此,我国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和城乡差距的缩小,不仅推动着社会经济均衡发展,而且是扩大内需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力。
第三,非均衡的区域经济结构,既是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低的表现,同时也是支持我国可以更持续地保持高速增长的因素。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使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推动力上呈现出梯度状态,从而持续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报告》认为中国区域性增长极的批次涌现不仅提高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均衡性,而且推动着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需转变发展方式
《报告》对于中国如何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给出了应对之道,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在微观上对资源配置进行转变,在宏观上对经济调控方式进行转变。
在微观上,《报告》指出,中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于,增长是否真正建立在效率提高的基础上,而效率提高的根本在于创新,提高创新的根本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的制度方式和技术方式等方面的转变。
《报告》认为制度和技术方式的转变,首先是从体制改革中寻求增长的动力和效率。其次,从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的改进中寻求技术创新的能力提升。《报告》指出,对于我国来说,大型和特大型企业多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尤以央企为主,他们是中国这一转变的主体,如何使国有大型和特大型企业真正接受市场规则的硬约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报告》认为这个问题的处理不仅十分艰难,而且独具中国特殊性。
在宏观应对上,《报告》指出,可持续增长需要从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中寻求增长均衡性。《报告》认为中国处于经济总量失衡的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则必须努力改变宏观调控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的改变与我国市场化进程阶段性特征相适应,而我国市场化进程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从市场规模构建转为市场秩序完善;市场化进程的焦点发生了转移,从国有企业改革转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改革。相应地,现阶段我国制度创新的关键集中在三大制度创新上,一是财税制度改革,包括公共财政制度的改革和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财税结构改革;二是金融制度改革,包括金融市场化和央行独立性的提高;三是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土地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和农村土地制度的调整等。
《报告》认为,没有上述三方面关键制度的创新,我国现阶段宏观调控方式改变和调控效率的提升,都面临严重的障碍。 背景
据了解,《报告》发行者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是由国家统计局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联合创建的研究机构,专注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从2004年以来,中心按年度出版《中国经济增长报告》,作为中心年度研究的核心成果,到现在为止,已经连续出版了八期中国经济增长报告。2011年度《报告》课题组的负责人包括北京大学副校长刘伟、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志洲等,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记者方烨作为课题成员进行了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