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作为投资者“风向标”的券商研报,如今越来越娱乐化。 券商“石墨研报门”并没有随着四家券商被起诉之证监会而结束。东海证券于5月6日发布的一份关于深国商名为《乌鸡变凤凰——公司深度调研报告》,再度将券商研报推上舆论的风口。又是同样的剧情,研报发布—股价大涨—公司澄清。在“被涨租金”、“被锑矿”后,上市公司都表示,并没有接受相关券商的调研。人们不禁要问,应秉持准确、客观准则的券商研究报告究竟怎么了? 实际上,目前分析师对上市公司调研不足已是普遍现象。一位转投私募的分析师向笔者谈到,目前在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年轻,有不少是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学生,清一色名校,考过CFA的也不少,但大多缺少经验。而上市公司分析,并不是懂理论、会模型就能做好的,更多的是实地去看、去和上市公司人员交流去。要想真正了解一家上市公司,一年去调研几天是绝对不够的。不仅如此,还要深刻地了解行业,包括宏观和微观层面,一个优秀的分析师,必须是行业专家+财务高手。 不能否认的是,这一个快节奏的高强度的行业,年度策略报告,半年度、季度、月度策略报告,甚至行业周报;行业内上市公司也月度、季度、年度业绩分析一个少不了。一家中型券商的分析师告诉笔者,研究所有对研究员的工作量的考核非常严格,加班很正常,尤其是季报、年报期,几乎没有休息时间。笔者随意翻阅最近一个月某行业研究报告,发现海通、中信等券商分析师着实是高产,平均每3-4天就有一篇分析报告出炉。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下,不难理解为什么绝大部分研报是在几乎没有任何实际调研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对于新股,有些研究员更是直接看着招股说明书写报告,更有甚者,每逢新股临近上市,承销商组织安排的研究报告、估值报告以及高成长性预期报告立马铺天盖地。不仅如此,还有2010年接连踢爆的几起券商研报“抄袭门”事件,接二连三的负面事件不得不让人审视研报推出者的职业态度。 当然,并不是说要求每一份研究报告都必须有实地深度调研,但笔者认为,分析师撰写的每份报告,最起码的标准是不能严重误导投资者,尤其是这种误导出于主观故意。另外,每年券商分析师必须有一定的调研,而且必须是有效、不受外部因素影响的调研。 除了研究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外,卖方分析师的客观公正也是分析师应该遵循的准则。这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是,由于目前卖方市场的环境,分仓佣金是券商研究机构的主要利润来源之一。所以不论是券商还是券商旗下的分析师,都必须维护基金的利益,说白了就看基金经理的脸色行事,对于基金重仓的股票,不敢给出较空的评价,甚至在基金出货时大幅唱多,吸引普通投资者为基金“抬轿”。 另外,对于分析师来说,他们的排名以及与排名挂钩的薪酬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基金经理的打分来决定的。正是基于券商与投资基金之间这种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决定了券商研报不可能是完全客观公正的。 除了基金,上市公司也是不能得罪的主,为什么呢,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分析师以后能不能继续和公司打交道,是否可以从公司获得资料。但是,如果券商一味地为了不得罪客户,看基金的脸色行事、不敢得罪上市公司,甚至为基金“抬轿”,又何谈分析的独立性呢? 诚然,预测是这世界上最难的事情,但是,分析师的工作就是通过对行业和公司的研究撰写报告、发表观点,直接影响着公众对公司的判断,甚至影响公司的股价表现,责任重大。因此,分析师的客观公正性被反复强调。 当然,不能因为一部分券商研究员和研究所不负责任的行为就完全否定这个行业。严谨、敬业的分析师也并不是凤毛麟角,与前者相比,他们更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笔者认识的一位大宗商品分析师,曾为了考察铜的需求、判断铜价走势,走访了长江中下游几乎所有的空调厂(铜是制造空调的重要的原材料)。 一位曾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的研究员的话笔者仍记忆犹新:“如果在发布报告前让极少部分投资者先买好,再给大众出报告,有失公正。当你对一个人做过不公平的事情后,所有的人都会在下一次质疑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