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充数”完成今年保障房建设任务,包括河南、江苏等在内的部分地方政府将之前在建的教师宿舍、企业员工宿舍等统统纳入保障房房源,结果虽然2011年的保障房任务能够完成,但实际的保障房新增量并未明显增加。 一家证券机构4月、5月对河南、河北、湖北等地进行保障房建设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将此前就一直在建设的教师宿舍、工矿企事业单位员工宿舍、职工公寓和人才公寓等纳入了保障房统计中。 上述调研一位参与者向财新记者表示,企业自建员工宿舍纳入公租房房源,一方面政府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能够受惠于土地、税收等多种保障房建设方面的优惠政策,因此有被各地效仿之势。 “这实际上是打了一个政策的擦边球。”上述人士说。他分析说,企业的员工多为外来务工人员,确实可能符合公租房的入住标准,在中央政府检查时能够自圆其说,但实际上政府逃避了责任,违背了保障房的“保障”本质和公平的分配原则。 据其透露,这种情况在河南、江苏等省市都存在,程度有所不同。在河南省郑州市,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审批核准了47公顷的公租房建设用地,负责承接的企业包括郑州市航空港区、富士康、格力电器等。在江苏省苏州市和无锡市,政府也与企业合作,开始在各个工业园区以及区县兴建民工公寓,纳入公租房房源。 地方政府建设部门官员则对调研人表示,有两个原因导致上述做法:一是今年的保障房任务量大并且突然,此前各地财政并没有此项任务的资金、人力等安排;二是公租房和廉租房需要政府掏钱,并且难以回收成本,因此地方政府更希望由企业来投资建设,因此将保障房的责任转嫁给了企业。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