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9日向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询问了3年期央票的需求情况,3年期央票有望12日重启发行。这一长期限资金冻结工具“再度出山”,或许意味着公开市场工具将重新接过流动性管理的“大旗”。 去年11月25日,央行发行了当年最后一期3年期央票,操作量为10亿元,利率为3%。此后由于央票利率倒挂,公开市场操作陷入发行困境。尽管屡次传出重启风声,但3年期央票一直销声匿迹。与此同时,准备金工具走上前台,担当起回收过剩流动性的重任。 时隔半年后,央行意外给出3年期央票重启发行的信号。某大银行交易员表示,9日央行在央票询价系统中加上了3年期品种。按照惯例,央行每周初会提前统计央票需求,作为决定当周各期限央票供应规模的参考。央行询问3年期央票需求意向,意味着该期限央票很有可能本周内重启发行。 在存款准备金率处于历史高位的背景下,3年期央票“替补上场”既体现了继续回收流动性的思路,也彰显央行在调控力度与频率上的微妙转变。分析人士认为,3年央票重启发行可降低准备金率工具动用的频率,未来资金面的系统性风险将减小。 在经历七次上调后,准备金工具的边际效应和累计效应愈发明显,继续上调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系统性冲击不容忽视。相比之下,公开市场工具更具可持续性,而3年期央票冻结期限最长,是较合适的替代工具。过去3年期央票在冲销到期资金、抑制银行信贷与冻结外汇占款等方面的良好成效,也使其成为当前形势下替代准备金率的较好选择。 分析人士判断,由于二季度后到期资金将出现趋势性下降,3年期央票若需求稳定,可降低准备金率继续上调的频率,但近期准备金率上调的可能性尚无法完全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