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网民:执行“一房一价”不可走样
2011-05-04   作者:记者 于璐/整理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5月1日起,一二手房销售单位必须在醒目位置为每套房明码标价,以打击价格欺诈现象。但据记者调查,该政策执行效果并不理想,“一房一价”形同虚设。网民说,房地产调控任重道远,需要坚实走好每一步。政策必须进一步细化,以坚决堵住市场漏洞。

  一房一价上演“开门黑”

  国家发改委的“一房一价”政策让人看到了国家整肃房地产市场的坚定决心,可有效遏制开发商“坐地起价”行为。但是,这项楼市新政执行的头一天遭遇了“开门黑”。
  搜狐焦点网的文章指出,实际上,开发商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一个普遍的做法是在申领预售证时申报一个远超市场价的房价,为今后预留涨价空间。因为开发商的申报价远高于实际开盘价,消费者在购房时不得不再次查看房屋的实际销售价。但售楼小姐绝不会痛痛快快地拿出房价表让你看个够,而是给你露个一二套房标价。
  网民“fdcdk”说,由于该政策只要求开发商上报价格,但对商品房最高价没有限定。所以开发商完全可以先高价上报,后面进行降价促销。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推高了房价,让老百姓雾里看花。

  加强监管重落实

  不少网民认为,“一房一价”政策是前期诸多房产政策出台后的又一有力举措,必须贯彻实施下去。面对目前市场的阳奉阴违,相关部门必须再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坚决堵住市场漏洞,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
  网民“向下看”说,“一房一价”措施若想切实实施下去,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出台应对细则,堵住市场漏洞。比如,可以规定房产销售价与楼面价的比例,不给开发商随意定高价的空间。规定售楼处必须公布所有在售房产价格,不准钻“房源不多”的空子。公布房价时必须注明房产的具体信息(包括楼层、朝向等),防止以偏概全。
  人民网署名“武少民”的评论文章说,房地产市场调控是一个长期过程,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规范交易规则,“一房一价”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从“一房一价”实施细则来看,的确是“切实可行,易于操作”,消费者对房价及配套设施等相关情况可以一目了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监管则是重中之重。因为政策落实起来会面临很多难点,比如,怎样确保开发商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如何杜绝暗箱交易等等。

  多措并举是关键

  人民网署名“武少民”的评论文章说,“一房一价”是一项阳光新政,值得鼓励与肯定。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此举不过是稳定和调控房价的诸多举措之一,并不能“包治百病”,也不可能令房价应声而落。地方政府要继续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保障房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措施,通过信贷、限购令等措施,挤压炒房者的炒作空间,让房价向理性回归。
  搜狐焦点网的文章指出,就算上述明码标价的全部条款得以落实,“一房一价”也远非房地产市场整肃的终点,因为这个市场的猫腻实在太多了。比如阴阳合同、“信息遗漏”等。上述种种房地产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并非“一房一价”即可管束。
  网民“向下看”说,房地产市场在一波接一波调控政策的“轰炸”下已稍稍收敛了往日的疯狂,这有赖于市场对出台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职能部门的有效监管。要管住房价,重中之重是切实解决好地方财政对土地收入的强大依赖,动辄上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是导致房价节节攀高的有力推手。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一房一价执行有猫腻 发改委开查 2011-05-03
· 一房一价执行 北京多数售楼处不达标 2011-05-03
· “一房一价”如何被规避? 2011-05-03
· 一房一价新规为何遭遇“开门黑” 2011-05-03
· “一房一价”不是终点 2011-05-0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