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彤:中国私人银行业不会全局失败 也不能快速胜利
2011-05-03   作者:史进峰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私人银行业务在中国的开展既不能是‘速胜论’;也不会是‘亡国论’。”在私人银行业务引入中国三年之后,中信银行副行长曹彤在他的新书《中国私人银行》中如是评价。
  “速胜论”和“亡国论”并非空穴来风,2008年下半年,作为新鲜事物的私人银行业率先饱尝了金融危机的厉害,其时外资私人银行一度被戴上“富豪绞肉机”的恶誉;而对于新生事物,中资银行私人银行业亦未能摆脱外界的质疑,内涵和模式的不确定导致其一度“裹足不前”。
  曹彤将其归结为四大问题:体制有羁绊、业务多烦恼、产品待创新、监管需升级。2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曹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畅谈其对中国私人银行业的观察和思考。
  在曹彤看来,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还处在客户、金融机构、监管之间的互动与磨合当中,他认为,作为一个新兴的体系,私人银行业务不可能“全局失败”,也不可能“快速胜利”。

  1.私人银行“成长的烦恼”

  问:据你观察,目前国内私人银行业处于一个什么阶段?
  曹彤:
总体上,国内的私人银行尚处在发展的初期。初期阶段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市场需求、客户需求等都处在一个未成熟的时期。如果从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角度看这个问题,应该把它定义为是一个“发现与引导”的时期。若以财富拥有量来衡量,目前国内相当多的人已经具备成为私人银行客户的标准了,但是这类客户群对于私人银行的服务、产品要求到底是什么,这个期望还没有完全定型。
  所以目前私人银行还处在客户、金融机构、监管之间互动、磨合的过程之中。从监管来看,法律体系和主管部门的监管制度,在这一领域也处在比较模糊的地带。所能套用的监管制度,很多实际上是跟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相关的内容。

  问:没有专门针对私人银行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
  曹彤:
对。私人银行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理财产品销售为导向的阶段,也有财富管理趋于专业化的阶段,未来也会出现全权委托资产管理的阶段。在不同阶段确实需要相应的法律、政策上的支持,尤其是在国外很普遍的一种全权委托形式,在国内相关法律制度中还尚在互动当中,甚至私人银行业务是不是一个独立的业务种类,其实也还在调整当中。
  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到底哪一类机构做的业务叫私人银行业务,以哪一类机构为主体来展开这种业务,也尚未形成定论。

  问:目前银行、基金、信托、券商似乎都在做私人银行业务,不同的机构模式有何不同?
  曹彤:
都在做,好像只要服务于特定群体的金融服务就可冠名为私人银行业务。然而私人银行业务含义到底是什么,这个是模糊的,不确定的。所以从需求角度来看,我们把目前阶段定位为“发现-引导”的阶段。
  从供给方来看,尤其从银行的供给方来看,其内涵和模式上也仍待确定。从银行角度提供给客户的私人银行业务内涵尚不成熟,业务组织模式则更不确定。
  现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工、农、中、建、交、中信、招商、民生八家银行,模式各异。有的就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贵宾理财延伸的模式,有的希望能够创出新的模式,也有的可能是概念多于实质,所以怎么样在内涵和模式上有一个清晰的界定,目前尚不明确。
  银行以外的信托、证券、基金及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其模式就更不确定了,都在一个摸索过程中。
  非银行机构一个天然的弱点,就是它的渠道是不稳定的,“有头无足”。这种不稳定性决定了其客户群体的偶然性比较大,不像银行内部有一个客户群积累——筛选的过程。银行客户有相对的稳定性,也有明确的针对性。对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来说,它的客户群相对来说是不稳定的,可能今天找到一个大户就做一个大户的产品,找到一个中型客户做的就是中型客户的产品,这种需求、产品的不稳定也必然会导致其业务模式是不稳定的。
  另外,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希望创立新的模式,但这个模式能不能称为私人银行,还有待进一步观察。毕竟这类机构还处在生存挑战的阶段。

  问:第三方理财机构与传统的信托、PE,有何不同之处?
  曹彤:
在财富管理领域,有三个角色,要么是产品的供给方,要么是产品的销售方,要么既是供给方又是销售方。对于一个非金融企业,成为产品的供给方是比较难的,这确实受金融牌照限制的影响。第三方理财机构应该讲是产品的集合者。从产品销售端来看,渠道从无到有的建立确实面临挑战。所以像诺亚财富,确实是一种模式创新,我们也要对他们致以敬意,它们给这个市场带来很多思考,应该是积极的因素。
  总体上,从供给方来看,银行、非银行乃至于非金融类的企业,它们的私人银行业务在内涵和模式上都尚处于不确定阶段,这是国内当前私人银行业的一个现状。
  当然从国外私人银行发展历程来看,它们也都经历过这个阶段,这也是私人银行业成长的正常过程。目前,国际上私人银行有两个主流,一个是以投资银行为主的私人银行管理模式,一个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私人银行管理模式,两者都是经过几百年发展之后积淀的主流模式。
  2007年开始,一些中资银行开始推出私人银行,到现在发展了三年多,应该说处在这样一个阶段是比较正常的,这是一个大的判断。
  第二个判断就是上述背景下,作为一个私人银行业务的参与者,如何能够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是很重要的。从中信银行[5.55 -0.18% 股吧]的实践来看,这几年也在不断的摸索,总的来看,有两个基本战略:高起点、稳步走。在这一战略之下,三年多时间中我们构建了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体系的“五型模式”。
  具体来说,一是条线推动型,率先采取准事业部制模式而且平稳发展;二是中外合作型,在中资银行中唯一一家进行私人银行业务中外合作的——既可学习借鉴欧洲成熟私人银行市场经验,又能充分发挥中信银行在海内外服务平台的潜力;三是技术引领型,我们博取众长开发了私人银行综合管理系统;四是服务集成型,将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为开发式平台,广纳中信集团各领域、中信银行各业务条线以及全社会各种金融与非金融服务资源,并促进合作共赢;五是理念领先型,我们以“保有财富、创造财富、尊享生活”的理念践行动态财富管理服务。

  2.“身份“与“理念”

  问:准事业部模式与其他商业银行推出的模式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曹彤:
以分行为中心的模式与事业部制的模式各有其利弊。如果只是作为原有财富管理的延伸,可以走以分行为主的模式,由于是对其现有客户的重新划断,初期业务量增长比较快。
  但准事业部制的模式,优点在于产品、服务、标准一致性比较好,未来的延展性、弹性会比较好,而且老的客户其实还在贵宾理财体系之中,把重点变成了内部客户的转移(由财富管理到私人银行)、内部服务的提升和外部客户的获取。

  问:内部客户转移的过程,私人银行部门会不会与原有的部门比如零售部门,在利益分配上产生一些冲突?
  曹彤:
肯定是会有,具体到一个细节的业务划分,涉及到一些微观层面的利益分配,不过,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向并举,反而会是一个减少冲突的办法。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组织模式的高起点就是中外合作的模式,中信银行战略投资者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在欧洲的私人银行领域较有影响力,同时BBVA在瑞士注册设立的独立的私人银行,在客户管理,尤其在系统的建立,IT系统的研发,产品的设计、开发这方面有非常独到的经验。所以两方的合作对于国内的私人银行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一个着眼点。
  还有一个着眼点就是同时构建国内、国际两个服务体系。目前,中信银行正着眼于在香港市场搭建服务内地私人银行客户的服务平台,此前向香港监管当局提出申请,即在中信银行国际(原中信嘉华银行)的平台上,设立一个私人银行中心。该中心从业务管理归属上归口到整个私人银行业务线,同时受内地、香港两地监管。
  目前该方案已获得香港监管当局的书面批复,国内根据监管要求还有一个向银监会报备的过程。

  问:我们注意到中信银行与BBVA成立了一个私人银行合作单元,为什么将其称之为“合作单元”而非合资公司呢?
  曹彤:
这一点跟监管政策的模糊不确定有一定关系。私人银行能不能拥有独立的金融牌照,目前监管框架之下并没有明确的说法。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这些银行业自身衍生出来的业务可以拥有独立的金融牌照,但私人银行能不能拿、怎么拿、在哪一层审批,监管并不明确。而金融监管不明确,相应的工商管理就不可能明确,私人银行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法人主体,因此,就不能是个合资公司,只能是个合作单元。
  不过,随着外围环境的改变,可能合作单元会变成有独立性的金融机构,然后再从相对独立的金融机构演绎成独立的法人主体,最后变成一个独立的私人银行,或许有一天也可以上市。

  问:你之前提到过“动态的财富管理理念”,何谓动态的财富管理?
  曹彤:
私人银行业务,从发展阶段上需经历三个阶段,初期脱胎于财富管理,与理财产品、销售关系很紧密,然后逐步变成小批量的定制和销售。第二步,要过渡到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我们把它定义成为动态财富管理。第三步则是全权委托的资产管理和交易。目前,正在做的是在第二个阶段,即动态的财富管理,这个定义的出发点在于当前私人银行的客户群处于不确定阶段。
  目前中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期,富人基本上介于第一代和“一代半”之间,这与欧美的私人银行业有很大的不同,它们的服务对象都往往是经历很多代以后的财富继承者,这个财富阶层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张三今天身家2亿,明天突然破产”的情况,所以私人银行提供的一套服务方案,在一定时间内,可能十年、二十年内都是适用的。
  所谓客户群体非常动态,可以从四个方面定义。一是职业分类,目前社会调整非常剧烈,人们都在不断找寻自己的角色定位,其中六类人群可成为私人银行的目标客户:专业人士、企业高管、职业投资人、资产类业主或所有者、制造业或商业企业业主、全职太太,即在职业的不确定当中要找到相对稳定的东西。
  第二,客户对自身财富管理的参与度,也是动态调整的,以时间和专业知识两个维度可划分为四类人群,不同的目标人群,需求不一。
  第三,在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尽量找到稳定的模式,即核心类型模式。
  第四,若客户层级是不确定的,则在客户层级变化的不确定当中找到稳定。很多客户财富跳跃非常大,财富年增长20%,或者减少20%,都是很普遍的。
  从上述四个角度理解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性,并在不确定性当中找到稳定性的东西,从而形成一套财富管理模式。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自2007年8月推出之后,一开始就实行财务核算上的独立管理。到去年底,已经实现了当年的盈亏平衡。从今年开始进入到盈利周期,也进入到了业务的快速上升期。

  3.监管困惑

  问:你刚才提到国内私人银行监管不明确,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信托、基金均在参与私人银行业务,在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之下,私人银行业会遭遇哪些监管困惑?
  曹彤:
产业发展一般存在三个维度,产业维度、资本市场化深度、财富的集成或扩展。以工商企业、实体产业发展为主体的阶段,其私人银行客户群和客户需求主要是属于商业银行服务范畴,更多倾向于贷款等间接融资模式。
  从这三个维度看,目前国内私人银行的业务是属于传统商业银行的,横跨各个金融系统和非金融系统,并在上述三个领域里面展开业务布局。
  国内法律对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限制,使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受到制约。
  商业银行法明文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从目前分业经营的格局出发,国内商业银行在私人银行这一维度上,体现的仅是一个集成商的角色,是一个平台的角色,即把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的产品集成在一个平台,但这些产品并不是银行自己研发的,银行也不具备这样的人才储备。
  由于中国严格的分业经营金融体制,私人银行服务范畴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有所不同。中国境内的私人银行从业机构无法直接进行资产管理和全球资产配置,只能采用增加代理委托环节来突破企业经营的瓶颈,但这往往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和风险的上升。
  以商业银行为例,由于不能直接进行投资资产管理,因此,凡涉及资产管理类的产品都必须经过信托公司,同时聘请有资产管理经验的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作为投资顾问,进行各种资产类别的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又产生了一些弊端:一是银行作为直接面对客户的机构,其固有的严谨风险管理文化将与合作方之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影响产品管理流程的衔接;二是银行不能直接参与资产管理,存在操作风险下的权利与责任的不统一;三是许多有生命力的金融产品,特别是大量跨市场、交叉性的金融产品无法推出,影响了业务和产品创新力度,银行能提供的产品主要还是储蓄、信贷和各类代销产品,然而这些产品都具有标准化或格式化的特点,无法满足高净资产客户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综合化的财富管理需求。

  问:近年来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独立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兴起,与此相关的还有国内近几年的PE热,从监管角度看,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曹彤:
应该说,这是整个社会财富管理上的一个怪现象,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监管非常严格,而非金融机构和一部分非银行机构,其业务监管却相对模糊。
  比如PE业务,一个非金融企业可以发行PE,而金融机构银行却不被允许发行,对银行进行监管容易理解,但是不管非金融企业却是不能理解的,PE要不要资本?PE杠杆率是多少合适?……
  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上市就反映这样一点——第三方理财机构在没有监管的领域反而能畅行无阻,而在监管较严的领域,谁能把一个财富管理的业务独立上市?商业银行连独立的私人银行金融牌照都拿不到,也难获得独立法人资格,更遑论上市了。
  这也是金融监管的一个困惑,监管与创新之间这把尺子到底如何衡量,是很大的问题,如果说整个社会创新不够,是不是要给金融机构放松一些管制?相反,如果社会上整个风险度在增加,是不是要给非金融机构增加一些监管?“取”与“舍”之间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智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世界读书日,别让书虫独自狂欢 2011-04-26
·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2011-04-22
· "世界读书日"百种优秀图书推向市民 2011-04-22
· "世界读书日"新华书店购书均享八五折 2011-04-22
· 合肥举办读者沙龙活动迎接世界读书日 2011-04-2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日本震核危机”评估与我国供给型财政政策·[思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4个问题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