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靓丽的财务数据风光招股,挂牌上市后业绩却迅疾“变脸”,部分创业板公司“异常波动”,令投资者不仅对公司失去信心,也对其保荐人的操守产生疑问。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2010年度,创业板209家公司中有32家业绩下滑,比例超过15%。其中,宝德股份业绩滑坡最厉害,净利降幅达51.53%;朗科科技、恒信移动等5家公司降幅超过40%。以上市时间划分,7家公司于2009年上市,其余均为2010年上市,其中燃控科技去年12月29日才上市,“变脸”之迅速出人意料。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一季报陆续出炉,创业板业绩“变脸”阵营有扩大之势,净利下滑的公司已达46家。其中,今年才上市的56家创业板公司中,有12家一季报净利下滑,安居宝同比跌幅达77.2%;四方达同比下滑56.78%。 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发行人在持续督导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证监会可根据情节轻重,自确认之日起3个月到12个月内不受理相关保荐代表人具体负责的推荐;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相关人员的保荐代表人资格。其中包括:上市当年营业利润比上年下滑50%以上。 尽管上述规定并不涵盖创业板,但若比照该规定,南都电源等公司已经符合上述情形,为之“护航”的保荐人自然难辞其咎。 纵览业绩滑坡的原因,有些是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成本大幅攀升;有些是大客户订单急剧减少;有些是由于上市后大举扩张,导致销售、管理和研发等费用支出大幅增长。然而,撇除这些表象,部分创业板公司对大客户、单一市场、单一产品的“依赖症”暴露无遗。 最“变化莫测”的案例是朗科科技。这家上市前一年业绩微增、上市当年净利下降近半的公司,所倚赖的主营专利盈利模式遭遇重大冲击,自去年1月起至今无新增专利授权许可方,致使2010年度专利授权许可收入同比下滑59%。更离奇的是,担任董事长兼总经理逾11年的实际控制人之一邓国顺,在公司上市8个多月后挂冠而去,管理团队内部分歧显露无遗。 凡此种种问题皆与保荐人不无关联。这些盈利模式存在缺陷、管理团队不稳固或严重倚赖大客户、单一市场的公司,当初是如何经过保荐人“检验”,并为其描画出信心满满的业绩蓝图? 进一步剖析可见,多家绩差公司的募投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例如,金龙机电的微特电机(马达)新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原计划2010年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实际投资进度仅38.07%;华平股份3个募投项目计划于2011年4月20日全部投资完毕,但实际进度低于计划进度59%,其中拟建的总部基地选址至今未确定。 更离谱的是新宁物流,其IPO拟投向的4个募投项目进度全都严重滞后,均未达到预计效益;另外花费2000万元超募资金投向的上海新宁捷通仓储有限公司保税仓储建设项目,2010年度亏损336.56万元。上市融资的募投项目进度滞后,未能给公司适时增添业绩动力,这也拷问保荐人在尽职调查过程中的责任心。 另一备受质疑的现象是,部分以“保荐+直投”获取双重收益的券商,在公司上市之后便疯狂减持。投资者困惑的是,券商直投入股应是看好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但其闪电套现的举动,分明是认为公司价值被高估。上市之前大力举荐、上市之后快速套现,部分保荐人的急功近利心态,体现得淋漓尽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