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海外市场的良好表现给国内QDII基金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不过在投资获利的同时,基民积极的“兑现”赎回又给QDII基金泼了一盆凉水。
Wind统计显示,一季度纳入统计的30只QDII基金累计利润达8.1亿元,其中20只产品取得了正收益。一季度资金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间的流动给这两大市场都带来了不同的涨幅。统计显示,MSCI新兴市场指数(按人民币计价)一季度整体走势先抑后扬,最终小幅上涨0.67%;MSCI发达市场指数则受美国经济复苏的提振,在一季度上扬3.24%。
从单只基金的表现来看,华夏全球精选、南方全球精选、诺安全球黄金、海富通海外精选和南方金砖四国一季度利润位居前五,分别达到了6.9亿元、1.1亿元、0.96亿元、0.22亿元和0.21亿元;嘉实海外中国股票、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华泰柏瑞亚洲企业、汇添富亚澳精选和工银瑞信全球精选位列倒数前五,分别亏损1.6亿元、0.51亿元、0.04亿元、0.02亿元和0.02亿元。
而从公司来看,上投摩根旗下的两只QDII产品(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和上投摩根新兴市场)全部亏损,成为唯一一家拥有两只QDII产品而全部亏损的基金公司。截至2011年3月31日,上投摩根亚太优势累计基金份额净值为0.690元。净值增长率为-0.2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48%。而另一只今年1月底刚成立的上投摩根新兴市场累计净值则为0.999元,净值增长率为-0.10%,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3.38%。对此,该基金基金经理王邦祺在季报中解释说,基金自成立之后暂采取较保守的建仓策略,然而原本较为保守的判断被日本地震所打破,日本地震后的核能危机对于全球能源价格确有正面冲击,新兴东欧与新兴拉美受惠尤深,另外日本地震促使原本流向发达市场的资金早日回流新兴市场。
虽然一季度QDII整体业绩靓丽,但基民却似乎毫不领情。Wind统计显示,一季度国内QDII基金遭遇了基民逾59.6亿份的净赎回。一季度30只QDII基金总申购仅7.69亿份,而总赎回竟达近67.25亿份。从具体产品来看,仅有去年成立的国投瑞银新兴市场、招商全球资源和国泰纳斯达克100三只基金呈现小幅净申购。
从净赎回额来看,华夏全球精选、诺安全球黄金、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南方全球精选和嘉实海外中国股票一季度的净赎回分别达到了8.6亿份、8.4亿份、7.6亿份、7.5亿份和7.3亿份,位居前五。而在实现净申购的国投瑞银新兴市场、招商全球资源和国泰纳斯达克100三只QDII产品中,净申购也分别只有0.05亿份、0.24亿份和0.99亿份。
从净赎回比例来看,海富通大中华精选、信诚金砖四国、上投摩根新兴市场、南方金砖四国和嘉实恒生中国企业的净赎回比例最高,分别为78.89%、62.34%、58.25%、42.51%和31.50%。以海富通大中华精选和上投摩根新兴市场为例,上述两只QDII分别于2011年1月27日和2011年1月30日成立,成立时,两只基金的总份额分别达到了8.22亿份和3.50亿份,然而,刚刚过去一个季度,这两只基金的总份额就分别缩水成了1.73亿份和1.46亿份。
实际上,对于QDII基金不看好不仅是广大基民,部分券商基金研究员也是如此。“我个人不看好QDII,这种产品费率不仅高,而且以目前国内的投研实力漂洋过海很难对投资标的研究透彻。”一位券商基金研究员对记者表示。
“从过往基金的申赎情况来看,深套的往往赎回不多,反而是略有赢利,或者短期内赚钱较多的容易遭到赎回。”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令华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现阶段投资者心态比较谨慎,更倾向于获利了结。
“冲动性购买容易产生冲动性赎回。”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李骏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一方面,QDII产品投资于海外,本身就有不确定性;而另一方面,QDII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基于国内市场的公墓基金产品有很大的不同。以行业分类为例,QDII产品往往是按照投资市场的行业分类。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甚至是销售机构对于QDII产品十分了解的可谓少之又少,往往是属于冲动性购买。在这种情况下,海外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投资者的避险心态,对QDII进行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