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此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的IT企业领袖们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日益发展,产业链形态已经初显,但由于存在的众多“短板”仍未得到根本解决,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战胜困难实现“破茧”,已经成为摆在众多业界人士面前的重要课题。
对民众日常生活影响日益加深
新浪首席执行官曹国伟认为,移动互联网很大程度上是移动终端的改变,估计到2014年左右,中国移动终端上网的人口数量将会超过使用PC上网的人口数量。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网络覆盖越来越全面,3G等先进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带来了社交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展。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也认为,移动互联网以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能力、个性化服务特征和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相结合,业务形态、终端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爆发出极大的创新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10年第三季度超过了8000万部,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30%。用户对社交网络需求的不断增加,SNS、微博等业务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也给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
与会互联网业界人士的共识是,移动互联网正越来越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展潜力巨大。在2011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终端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将继续保持对智能终端的强大需求。
产业仍存在明显的“短板”
业内专家指出,尽管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由运营商市场、终端市场和移动应用服务市场共同组成的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逐步形成,但由于仍受限于流量、盈利模式和平台等诸多因素,这一朝阳产业正日益凸显出明显的“短板”。
法国阿尔卡特·朗讯执行副总裁辛睿杰说,流量问题将是制约未来移动互联网发展首当其冲的问题。而数据流量急剧增长,意味着运营商必须扩充网络,无形中增加了移动互联网的运行成本。
据统计,目前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9.4亿,年复合增长率为69%,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131%;到2013年,宽带手持终端数据流量将占总流量的80%以上。
曾经参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潘韬博士表示,移动互联网的门槛主要有三道,一是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二是无线网络接入点的广泛覆盖,三是大量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程序。
此外,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手机游戏、手机音乐、手机阅读、移动IM、搜索浏览器有很高的需求,高要求的应用服务同样会对运营商造成更大的开发压力。
实现平台化是关键
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IT人士均认为,平台化是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关键词。运营企业通过平台搭建和开放API接口,使开发者和其他企业分享其用户流量及用户生产内容,增加运营企业对产业链的话语权,实现产业生态的良性运转和共同成长。
李开复认为,互联网厂商及不同类型厂商积极推动产业:移动互联网的开放不再把用户捆绑在运营商体系之内,借助互联网的开放模式,互联网厂商及移动互联网厂商纷纷进入市场,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不再停留在“移动的互联网”,更多互联网应用的迁移促使更多的PC网民转换成为移动互联网用户。
面对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产生的巨大价值空间,诺基亚、苹果、微软、谷歌、腾讯等终端厂商和信息服务提供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战略部署和市场布局早已开始。GOOGLE TV,IPHONE等融合性极强的终端服务平台已经成为最新利润增长点。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说,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有软件平台、服务平台,还有一个是终端硬件,移动互联的应用服务刚刚开始,但是潜力无限大。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应该把真实的社会和虚拟的社会更好的连在一起,把空间变得无限大、无限近,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