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月份的消费物价指数通胀由一个月前的4.9%升至32个月高位5.4%(同比上涨)。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全球市场业务主席李晶指出,通胀可能会于年中见顶后于下半年放缓。生产价格通胀靠稳于7.3%(同比上涨)。受金融危机后的货币供应加大、农产品价格上涨、工资上涨的影响逐步扩散到整个经济以及全球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在超过一年的时间里,中国的通胀一直在高位运行。
李晶在最新的研报中称,中国决策者正在通过多种途径抑制通胀,包括收紧银根、采取行政措施以及加快人民币升值。
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六个月先后加息四次,以抑制通胀。中国决策者频繁通过上调准备金率回笼流动性,但减少了加息的频率。此外,汇率也在中国使用政策工具的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但温家宝总理上周表示,中国将利用包括提高人民币汇率在内的一切可能的手段控制通胀。
这是总理首次在公开场合将人民币汇率称作一种对抗通胀的途径。他还表示需要消除通胀的货币基础。发表这些言论时恰逢3月份的M2数据发布之际。3月份,连续三个月放缓的广义货币供应增长温和回升,按年增加16.6%。
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继续加大国内消费价格的上行压力。4月7日,发改委将每升汽油及柴油价格分别上调0.37元及0.34元,以应对油价的持续上涨。此举引发输入性通胀将加大国内物价上行压力的忧虑。然而,发改委表示将不会允许国际油价推高消费价格通胀的情况发生,而且若油价进一步上涨,其准备将增加的成本负担转移至政府、企业及消费者。
政府虽允许燃油成本温和上涨,但却一直控制其他领域的消费价格压力。上周,中国政府要求丰益国际、中粮集团、中纺集团及其他食用油生产商推迟上调食用油价格,以令通胀受控。此外,为防止发生断电,发改委也于上周批准12个省将上网电价上调约3-5%,但零售电价维持不变,反映了政府对通胀的担忧。
高于预期的3月份进出口数据反映,尽管面临日本危机以及油价上涨的不利影响,但中国经济仍保持活跃。然而,第1季度出现轻微的贸易逆差(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也显示出通胀压力可能加大。出现贸易逆差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进口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未来这可能会转化为终端用户的价格通胀。例如,第1季度的原油进口量增加12%,进口值增加39%至437亿美元;铁矿石进口量增加14.4%,进口值增加82.5%至277亿美元。
农产品批发价格自3月底逐步回落。据农业部称,4月11日的一篮子蔬菜产品的批发价格指数由4月8日下跌1.48点至181.85点,也较月初下跌3点。
通胀可能于年中见顶后于下半年放缓。鉴于恶劣的天气往往推高农产品价格,因此国内及国际食品价格波动是年内剩余时间面临的主要通胀风险。此外,工资持续上涨以及政策性上调燃油价格和电价应会加大生产成本的上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