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委将连出组合拳应对通胀
|
经济、行政、法律手段一个都不会少
|
|
2011-04-15 作者:记者 方家喜/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
|
|
【字号
大
中
小】 |
在中央强调“千方百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后,各部委将连续打出政策组合拳应对“输入性通胀”。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国家正在积极从生产、流通、财政、货币等方面入手,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好通胀预期,防范输入性通胀,使中国经济在平稳的宏观环境中实现良性的调整和增长。 日前,有关部委人士告诉记者,我国已建立了稳定物价部际联席机制,这些部委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铁道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家粮食局等。部委间将形成物价监测、趋势分析、政策归口等分工协调机制。 数据显示,在经历了1、2月份CPI连续走高之后,3月份CPI依然向上是业界专家的共识。专家预计,3月份CPI将保持在4.9%至5.3%之间,突破5%的可能性较大。而且,4、5月份的CPI指数很可能依然在高位徘徊。 有关国际机构专家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在全球经济复苏中作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成效,本国的经济也正在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有关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政策使全球经济又进入了更加复杂的状态。德意志银行全球市场分析师高等表示:“由于输入性因素的影响,中国、印度等国家的通胀指数超出了我们前期报告的预期,这给相关国家的宏观政策造成了挑战。”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也表示,美国等有关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给全球经济制造了难题,使国际油价等资源品价格持续上升带动有关国家国内物价指数的上涨,由此,困难之中的欧盟不得不提前加息,亚洲一些新兴市场也不得不采取被动式货币收紧政策。 最近,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都认为,中国的通胀问题,源于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外部输入性的,又有自身内源性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都相继出台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宽裕的流动性对物价的上涨造成压力。由于输入性通胀压力可能增大,中央政府需要多方面酝酿措施,积极应对输入性通胀以有效稳定物价。”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近日表示,虽然当前中国面临的输入性通胀有不确定和不可控因素,但政府已经构筑了多重防线,不会任由输入性通胀带动国内物价高涨。他说,“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对此是有信心的。” 据记者了解,在管理好通胀预期和应对输入性通胀方面,部委间已达成三方面原则。一是切实围绕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稳定市场价格;二是主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管好市场;三是强化地方政府在稳定物价房价方面的责任。 在具体措施方面,实施多管齐下,主要从四方面应对输入性通胀。首先,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保障供给;第二加强流通,特别是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等薄弱环节;第三、要控制货币的流动性,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第四,运用财政、税收手段来调节市场的需求。 国家发改委有关官员前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多项措施,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稳定市场价格,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些措施包括:稳定农副产品供应、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等等。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国家财政部门也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应对通货膨胀,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包括城乡低收入群体、在校家庭贫困学生,通过财政的渠道进行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不因为物价上涨而降低。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将在不同的时点视不同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货币工具以实现抑制通货膨胀与资产价格泡沫的目的,将加强对资本项目管制,避免热钱流入大进大出。 对于后期输入性通胀的趋势,权威机构和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多方经济和法律手段的作用下,外来和内生的通胀因素将在下半年得到有效的抑制,最迟在三季度,政策对稳定物价的效应将完全显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综合政策和市场因素和多项指标来看,物价上涨趋势下半年缓和放慢的可能性较大,最快可在今年二季度看到迹象。 海通、中信证券等机构的研究报告也认为,从实际来看,目前货币供应方面基本保持在17%的水平以下并保持平稳,这对未来物价回落是一种积极的力量。与此同时,房地产是物价涨跌的先兆板块,一般提前2至3个季度反映物价趋势。目前,房地产调控效果正逐步显现。此外,在政府和社会多方因素的作用下,逐渐平稳的市场供给和需求也是物价在下半年逐渐回落的动力因素。
|
|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