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发改委约谈并表态暂缓涨价后不久,跨国日化公司在欧洲再次卷入价格操纵丑闻。据外电报道,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本周将因操纵洗衣粉价格遭受欧盟反垄断机构的罚款处罚。 此次涉案的品牌,包括联合利华的洗衣粉品牌奥妙(Omo)、Surf,世界最大日用品制造商宝洁的汰渍(Tide)、Gain和时代(Era),汉高涉案的品牌为宝莹(Persil)。 事实上,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日化巨头此前已经多次登上欧洲反垄断组织的黑名单。今年3月,在洗发、护发产品领域占70%市场份额的宝洁、欧莱雅、汉高等8家化妆品制造商,在西班牙被发现结盟操纵价格达20年,被西班牙政府处罚5000万欧元。2006年,法国竞争委员会对包括香奈儿、迪奥、雅诗兰黛、欧莱雅、资生堂、爱马仕等在内的13个化妆品、香水、奢侈品制造商和销售公司做出共计4620万欧元的罚款判决。 而在中国市场上,3月底,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企业也准备涨价10%左右,并被质疑合谋提价。国内某大型日化企业行销总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不管他们是否合谋,但是宝洁、联合利华等外资品牌的洗发水、洗衣液等在中国零售终端事实占有率至少达到了70%,渠道方面的垄断导致了市场方面的垄断,足以打压本土日化品牌。 怎样才能有效制止企业的垄断行为?欧盟的方式是罚款,中国的方式是约谈,哪种方法更有效? 按照相关法律,欧洲委员会有权对触犯欧盟反垄断法规的公司最高课以相当于违规年营收10%的罚款。不过有些企业早有准备,宝洁公司发言人保罗·福克斯对媒体表示,宝洁公司甚至预留了5.75亿美元资金,用于应对欧洲管理部门可能以反垄断为由开出的罚款。而在截至2010年底的5年当中,欧洲委员会已针对价格联盟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总计开出了120亿欧元的罚单。但包括日化企业在内的很多企业都是屡罚屡犯。 “一些公司预留巨额资金用于应对潜在罚款,多次被罚多次再参与行业‘合谋’,说明他们非常清楚这些行为带来的风险。”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钊表示,“但价格操控形成的垄断给这些化妆品厂商带来的利润是巨大的,企业已经平衡过罚款和利益,所以才愿意铤而走险。” 而对于中国的发改委约谈方式,虽然此前有评论质疑这种方式不够市场化,但北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赖德胜认为,“目前对中国来说是成本低、时间短的管理手段之一。” 不过赖德胜也认为,权威型约谈方式不可能持续制止企业垄断和价格操纵的行为,欧盟所采取的数额不小但未伤筋骨的罚款同样不能,“要从根本上制止企业的垄断行为,可能需要像美国强制拆分微软一样,把具有垄断行为和事实的大公司分割为若干互相竞争的小公司。”上世纪有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烟草两家公司因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而被肢解,分别被分成38家、16家独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