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阴:英雄与粮食的历史辨证
2011-04-13   作者:记者 闻有成 朱羽/汤阴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今日美丽整洁的汤阴县城。

    1956年元月,汤阴县城关镇集会庆祝合作化胜利。左侧城楼上挂有“汤阴县人民委员会”的牌子。

    1947年5月2日,我晋冀鲁豫野战军攻占汤阴,全歼国民党守军孙殿英部。图为我军战士在攻克的汤阴城墙上欢呼胜利。

    2010年初,河南省汤阴县县长唐献泰,从国家工信部领回一块标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字样的奖牌。
  据说在同时领奖的几十位官员中,唐献泰是唯一一个“县太爷”。“就咱官儿小”唐县长不无调侃地回忆说。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在河南省108县乃至全国1600多个县中,惟汤阴独享殊荣。
  坐在大城市CBD高楼里的白领们如果不理解这份“殊荣”的价值,那很正常。但关注“三农”问题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专家学者、有着县乡基层工作经历的领导干部应该不会对此无动于衷。
  一个从不显山露水的农业县,怎么就成了“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并且要“示范”给人们学习效仿呢?

  尽管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但种粮食却是汤阴人千百年来世代传承的主要使命

  汤阴虽属河南,但其地却在“河”之北的豫北平原。其名中所以带“阴”,是因为地处汤河之南。发源于太行山的汤河,汇入卫河后,最终流入海河,故而汤阴虽然南距黄河仅百十余公里,却属于海河水系。
  记者曾与一位汤阴籍朋友闲聊汤阴名人掌故。他首先搬出了周文王。不错,周文王被殷纣王“拘而演《周易》”之所在的羑里城,就在今日汤阴境内。但姬昌乃是陕西人,不过是被迫“借汤阴一块宝地”而已。
  “那么岳飞呢?按时髦的说法,我们汤阴也是将军县哩。”
  这话厉害。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岳飞,正是汤阴人氏。北南两宋三百年历史,缺了岳飞当失色不少。新编《汤阴县志》将岳飞作为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等大项并列的一篇,用三四万字的篇幅加以表述,可见其在汤阴人心中的地位。
  除了岳飞,汤阴还有什么?那位汤阴朋友沉思半晌冒出一句“种地呗”。
  这更是句大实话。从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建县至今2000多年(当然也包括建县之前),汤阴人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经营土地生产粮食力求填饱肚子。这既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本能要求,也是历代统治者为维系政权保证皇粮国税征收的政治规定,同时似乎更是天意。
  最新版《汤阴县志》120万字,关于矿藏一节篇幅最短仅用了59个字:“县西五里岗之泥灰岩(白干土),是一般和高级水泥主要原料,也是化工填充剂的重要原料之一。据测算,蕴藏量为3亿立方米。其他矿藏,目前无发现。”并非编者惜墨,“实在是没啥资源可以说。”汤阴人谈到这点,多带有几分无奈。
  迄今为止的所有关于汤阴县情的介绍(见“汤阴简读”),无不符合经济地理学“区域条件与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存在与运动提供整体性支持或限制”的理论,汤阴人主营农耕,仿佛事由天定。
  这种状况,从西汉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即便近代以来商业的兴起,也多和粮食有关。据史料载,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京汉铁路修通,汤阴境内有汤阴和宜沟两个车站,交通方便带来商业发展,城内商号增至200多家,但以粮行最多。全国解放初期,汤阴三次产业之比为93.3:2.3:4.4,农业绝对老大。应该指出的是,囿于中国国情及县情,这个农业有别于西方人的大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粮食,成了汤阴人几千年来世代传承的主要使命。

  种粮食不等于田园牧歌,饥饿倒是相当一部分汤阴人相当长时间内的日常感受和深刻记忆

  究竟是为种粮食而活着,还是为活着而种粮食,老一辈汤阴人似乎也搞不清楚。但他们知道,种地不等于作家笔下的田园牧歌。相反,饥饿倒是相当一部分人相当长时间内的日常感受和深刻记忆。诚如有学者所言,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中国近代史就是饥饿史。
  为什么守着土地却要挨饿?原因并不复杂:生产力水平低加天灾人祸。
  生产力水平有着浓重的时代印记,不能逾越不好苛求。
  天灾似乎特别关照河南。河南地处中纬度地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十分明显,冬季寒冷而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而多雨,气候灾害以干旱、雨涝和干热风最多。在近代,无论是在灾荒发生的频度、广度还是强度上,河南均较其它地区更为严重。据史料记载,1861年到1895年间的35年中,全国(不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受灾县数为17278个,年均493个。而35年中河南受灾县数为2254个,年均64个。当时全国县级行政区划为1606个,河南为105个,全国受灾县数约为31%,而河南则高达61%,高出全国一倍。所谓“河南无一时无灾,无一县无灾”。有资料记载,上个世纪40年代,汤阴民众有一年小打小闹地就捕杀了20500斤蝗虫。
  人祸的“品种”比较多,在这一点上,河南的“区位优势”凸显。一位河南作家这样写道,“我们河南地处中央,谁打谁都得从这儿过。东西南北都想往这儿打,占领它才能称定鼎中原。五千年来的战乱,河南哪次也逃不脱。哪次都是千里赤野人争相食。”1947年5月2日我军解放汤阴,中原野战军随军记者葛洛留下了这样的报道:这里有一个人名叫李才明,当我们向他问及在孙殿英(因盗掘清东陵而臭名昭著的国民党将领,在解放汤阴时被我军俘获——笔者注)统治下老百姓的生活情形时,他连声“唉唉”地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老百姓都被刮干了,刮干了。粮食先是按月来派,后来干脆把一家一家的粮食都过了斗,上了秤封起来,谁也不能吃。然后他们到一家一家把粮食搞走。对您同志说,你们要再有半个月不来,里边的老百姓就自己起来反了!
  单是天灾或者单是人祸,情况或许好点,天灾加人祸,那就惨了!
  1942年,“水旱蝗汤”(汤指汤恩伯,时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被认为是河南“人祸”之一——笔者注)四大灾害轮番袭击河南百余县。“死的死,逃的逃,树皮都啃光了。”老一辈汤阴人回忆当时,神情依然惶恐。(见资料链接1)

  已经成为人民公社社员的汤阴人突然发现,他们祖祖辈辈追求的最高理想——放开肚皮吃饭而且还不要钱,已经在眼前了。作为代价,1961年全县农业产值甚至不如1949年

  记者据资料测算,“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后的1949年,汤阴县粮食产量约为7600万斤,按当时17.85为万人口算,人均425斤。而其后的1950年,全国人均粮食产量则为478斤,汤阴的水平不算高也不算低,但扣去农业税和国家征购粮(约占产量的10%到20%),则人均一天不到一斤。老人们回忆:“平时主要吃玉米和红薯,白面是稀罕物,过年和农忙时能吃点。那时候小麦产量低,好年景亩产才百十来斤。夏粮不当事,主要看秋收。虽然不再逃荒要饭了,但难说能吃饱。”
  情况很快有了改变。结束了多年的战乱,日子理应好起来。汤阴的文献记载“从1949年至1957年,全县进行了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农业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有了保障,1957年农业产值达到2394万元,较1949年增长近一倍。”我们没有找到这一阶段汤阴的粮食产量记录。从全国看,1950年全国人均产粮478斤、51年510斤、52年570斤、53年568斤、54年562公斤、55年598斤、56年612斤、57年604斤。不过,从1953年开始的统购统销,则至少拿走了其中的25%以上。总体上讲,底子还很薄。
  但就是站在这并不坚实基础之上,已经成为人民公社社员的汤阴人,突然发现,他们祖祖辈辈追求的最高理想——放开肚皮吃饭,而且还不要钱,已经在眼前了。
  汤阴县政协主席刘宝印1958年时七岁,他至今清清楚楚记得公社食堂的盛况:“大鱼大肉那倒没有,第一顿吃的是炸油条,第二顿白面疙瘩汤,管够儿。可惜好景不长(见资料链接2)。到1960年,我们连玉米芯子都拿来粉碎后掺上红薯面蒸着吃了,一两粮票一块,说是糕,散得拿不成个。再后来,红薯叶、棉花叶、柳树叶,逮着啥吃啥。1962年后,情况略好,赶我上中学时,一天就是七两粮食。小米汤煮红萝卜吃得闹心。”对于“有没有饿死人”的问题,老刘说记不清了,“但因饿而病,非正常死亡确实比以前多”。
  记者在与汤阴相邻的林州市即当年的林县参观红旗渠时,墙上的图版和讲解员的解说,都不忘记告诉人们,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创造人间奇迹的英雄们,“一天只有六两粮食”。
  爬得高,跌得狠。史料记载,1961年汤阴全县农业产值甚至比1949年下降了24%。
  对此,汤阴的文献总结称:这一时期,由于“大跃进”违背了经济规律,使汤阴农业经济面临最严峻的挑战。
  学者们的总结带有理论色彩: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违反了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客观规律。
  邓小平同志总结最实在:“1958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
  而后十年动乱,汤阴官方文献记载,其时“农业强调单一经营,竭力推行‘大寨模式’,农业生产增长缓慢”。

  “改革开放”带给汤阴人最初也是最大的实惠,是终于能够和纠缠了他们千百年的饥饿阴影告别,并在吃饱饭的基础上迈开了工业化的步履

  迈着沉重的步履,汤阴人走进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带给汤阴人最初也是最大的实惠,是终于能够和纠缠了他们千百年的饥饿阴影告别了。
  有位河南网友写过这样一段话:毛主席是高人,为解决粮食问题,亲自研究农业生产的细节,他老人家关于农业的8字宪法(见资料链接3)至今农业专家们都很佩服。可是好的科学总结,却落不到实处,人们的粮食就是不够吃。还是聪明的邓小平有办法,关于种田的细节他一字不提,只是让会种田的人自己管理土地。让会管土地的人成为土地的主人,让土地的主人自己决定种什么。这样一来粮食就多了。
  汤阴的情形印证了这个观点。“还是那几十万亩地,还是那几十万人,一个联产承包,让人们有了心气儿,加上请专家、换品种、上化肥、用机械,种地有了抓手儿。也就三几年光景,闹了多年过不去的上《纲要》、跨黄河过长江(见资料链接4)说过就过了。”一位汤阴老同志用简洁轻松的话语,生动概括了包括汤阴在内中国农村那场翻天覆地的巨变。
  “差不多1984年,我们就不再拿玉米当主食了。”汤阴人这样回忆。
  也就是在这一年,汤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买粮难”。
  这是汤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节点。
  形势让吃饱了饭的汤阴人必须面对逐渐笼罩在他们头上的“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新的阴影,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路径。
  粮食当然不能放。这并非因为长期饥饿的历史梦魇,更在于国家要求河南以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全国1/10的粮食。事关国家稳定,汤阴作为河南省之一员,责无旁贷。
  然而单一经营粮食生产,已无法承受新时期“民要富、县要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重。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营主体,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新的战略选择被提到汤阴人的议事日程上。资源决定、就地取材的简单法则,使肉鸡和生猪饲养、蔬菜种植、玉米深加工等项目被优先考虑。
  “岳飞使汤阴扬名,肉鸡促汤阴腾飞”,上个世纪90年代流行的这句令人啼笑皆非的宣传语,真实地反映了其时其景。与此同时,发展工业,这个多少代汤阴人想都没想过事,也开始真正进入人们的思维。
  刘宝印当时在古贤乡当党委书记,他回忆:为了搞工业,所有的干部都出去了投亲靠友招商找项目,村委会乡学校的房子都卖了,加上计生罚款、干部集资,搞了一堆项目,留到今天的没几个。为啥?路子不对!
  2001年汤阴县的财政收入仅六七千万元,发工资都困难。面对窘境和全国其他县市蓬勃发展的压力,这一年5月,汤阴就“汤阴往哪儿走”等话题,开展了历时两个月的大调研。
  汤阴县的一位干部回忆:“以前总觉得咱这地方没什么好东西。但下去一找,却发现汤阴原来是个‘聚宝盆’,45万亩旱涝保收田,是老天爷给我们的一个‘金饭碗’呀。围绕‘农’字唱大戏,理应是汤阴的最佳选择。”
  而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来后,吸引永达、众品等大型食品加工企业的进入,以事实拓宽了汤阴人的思路。汤阴人过去饲养肉鸡,基本上是屠宰、冷藏和销售白条鸡。永达集团被引进后,通过更精深、更专业的分割和熟食加工,普通的白条鸡竟能做成四大类600多个品种。收入成倍增长。
  大力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终于成为人们的共识。这年7月,县委、县政府郑重决定:依托汤阴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招商引资,发展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工业。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汤阴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2003年5月,全国面粉行业的巨头华龙公司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面粉厂在伏道乡开工,当年10月投产,年加工优质小麦20万吨,本地小麦随到随收,而且每公斤的价格比周边地区要高。仅此一项,农民一亩地就能增收二三十元。企业附近的伏道、白营等几个乡镇还和企业签订了20万亩的小麦订单,粮食没下种就找到了“婆家”。这一笔合同签下来,几近全县小麦产量的一半。企业生产的下脚料也被附近农民悉数拉走,做起了饲料加工的生意。同时,100多名“泥腿子”进厂成了上班族。世界500强企业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在汤阴投资6000万美元建成的项目,每天加工转化小麦1200吨,每年要吃掉90万亩小麦的产量,年销售收入达6亿元。公司项目经理杨进东口气很大:“汤阴及周边县的小麦我们都包了。”
  如今,已有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益海嘉里、国内知名的健丰饼业、华龙面业等138家食品和以粮食为原料的医药工业企业入驻汤阴,悄然崛起的新兴食品产业群,年销售收入100亿元以上,并构成了正在快速崛起的本届汤阴县委县政府的扛鼎之作——汤阴产业集聚区(见资料链接5、6)的基础。
  食品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升级,使粮食有了更大的增值空间,农民有了新的增收潜力,企业、政府、农民共赢。“汤阴模式”由此叫响。

  英雄与粮食的历史辨正

  2010年,汤阴县粮食总产39.66万吨,站在了建县2200年历史的最高位,但同年三次产业之比则为17.5:65.2:17.3,第二产业雄踞“中央”其中尤以食品工业贡献最大占“半壁江山”。这一年,汤阴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增速位居河南省县(市)第二;生产总值首破100亿元大关,增速进入河南省县(市)前30位。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速跨越式递增,在河南省县(市)排位中2009年比2008年前进45个位次,2010年又比2009年前进21个位次。也就在这一年,汤阴凭借发展食品工业的出众表现,获得了本文开头提到的国家褒奖。
  现任汤阴县委书记李若鹏2009年就任之初深入基层调研后曾说:“农”是汤阴的特点,一个传统农业县要想实现工业化,围绕“农”字做文章,是我们必然选择择。而国家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评审专家组则对此予以高度肯定:汤阴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县,依托当地农业资源谋求发展,走出了一条农副产品向工业产品转化、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跨越之路。“汤阴模式”为农业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传统农业县发展县域经济、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全国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汤阴县瓦岗乡龙虎村党支部书记马国保1997年承包了全村谁都不愿种的800亩旱薄地,十几年出售给国家粮食达到160余万斤,两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种粮大户,受到了农业部的嘉奖。
  记者和他聊起岳飞,他引以为荣:“这是我们的骄傲。”但当大家夸他种粮成“状元”也是英雄时,这位憨厚的河南汉子却羞涩地连称“不敢不敢”。
  为什么“不敢”呢?
  不过30年光景,汤阴人不仅破解了困扰他们几千年的“吃饱”难题,而且在同一块土地上生生“种”出了一个值得全国学习的新型工业化“汤阴模式”,党、国家和各级政府各项方针政策的引导和扶持作为前提必须肯定,而几十万汤阴人民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无疑是一种英雄行为,值得人们钦佩。 (本刊图片由张志勇摄影并提供)

    链接:汤阴专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汤阴之“链” 2011-04-13
· 河南省汤阴县供销社300多家连锁超市进村记 2007-05-1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借鉴美国经验完善发行审核机制·[思想]胡舒立:日本强震与“经济海啸”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