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在对外经贸大学举行的中国首个“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研究中心”挂牌成立会上,原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表示,2010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达到1450多亿美元,今年收到中东动荡影响,可能只有约1000亿美元的水平。在2、3月份义乌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下降了70%。与会专家表示,中东北非的动荡给我国的外贸带来不利影响,在阿拉伯地区进行投资和项目承包时要与当地部落和族群处理好关系,减少经济损失。
在阿拉伯国家投资要与当地部落处好关系
中东北非的动荡给我国的外贸带来不利影响,在阿拉伯地区进行投资和项目承包时要与当地部落和族群处理好关系,减少经济损失。
原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认为,2010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达到1450多亿美元,今年能有1000多亿美元就不错了。这次中东发生的动荡是由经济问题引起的,动荡反过来又对经济造成重大的影响。从石油方面说,利比亚的动荡对我国影响不大,我国去年从利比亚进口700万吨石油,而从沙特阿拉伯进口的石油4达千多万吨。但是,义乌与阿拉伯国家交往十分密切,在2、3月份义乌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下降了70%。
随着我国经济的壮大,对外贸易的壮大,承包工程走出去的规模也会越大。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企业要走出去,而走出去的工程项目承包主要是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
怎么在第三世界这个风险区比较高的地区经济合作开展贸易合作和工程承包?对外经贸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杨言洪表示,在进行工程项目承包的时候,相关公司不但要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效益和潜在的风险都会做研究,还要对社会动荡、局势不稳定的风险进行研究不足。以前对局势不稳定的潜在风险研究较少,以后需要对这种风险更加关注。
我国能够从利比亚成功的快速的撤出3万多人,但是设备和材料是一时难以撤回来的。杨言洪认为,由于阿拉伯人对部落和教派有特殊的感情,劳务公司可以找一些有实力的族群或教派来保护企业的设备、材料。如果能和部落处理好关系,就能减少损失。企业还要做好两手准备。工程队开进去的时候要事先做好预警准备,从利比亚撤出来要事先做好返回去的准备。
对阿拉伯国家要做足研究
今年以来中东北非地区发生了巨大动荡,这对我国在阿拉伯地区的投资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凸显出我国对阿拉伯国家的研究不足。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施建军表示,与阿拉伯重要战略地位和蓬勃发展的经贸相比,我国学术界对阿拉伯国家的研究成果不多,特别是对经贸关系的研究亟待加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所长裴长洪也认为,改革开放30年我们更多了解发达国家,对美国、日本、欧洲比较了解。而在中阿经贸关系研究领域里真正有研究的专家并不多,能够说出很有见地的话也不是很多。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格局,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重要性显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称,我国企业面向阿拉伯国家地区的投资在迅速增加,但是在中国和阿拉伯经贸关系领域存在着研究人才缺乏的状况。当务之急是加强有关问题的研究,促进中国和阿拉伯经贸关系的发展,为中国企业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和信息服务。
我国应实施多元化的走出去战略
我国过去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一些发达地区,但是金融危机凸显了对外贸易单一化的风险。专家表示,我国是实施多元化的走出去战略。
裴长洪表示,我国应利用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机会,进一步拓展对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关系。像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的领域就非常广阔,无论是大企业到还是地方的中小企业都需要提供各种有关的服务。
赵晋平称,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国的外贸发展方式也需要转变。在后金融危机时期面临新的调整,要通过加强与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来整合我国市场多元化战略,分散由于发达国家金融动荡带来风险,同时给我国企业带来很多机会。在走出去战略中,中国和阿拉伯经贸关系包含了重要内容。
我国过去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一些发达地区。阿拉伯国家虽然拥有丰富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但还是不具备一个非常完整的工业体系。阿拉伯国家的市场,对于拥有非常完整工业体系和制造能力的中国来说,提供了新的市场开拓机会。
赵晋平说,“中国制造业产品,中国的商品走向阿拉伯世界确实是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也具备了这样市场空间条件。”阿拉伯国家是全球石油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中国有相当多能源进口来自于这个地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需要不断地去吸收一些国际资源,一方面为中国提供重要资源保障,另一方面也为资源的提供国和供给国提供一些经济发展和就业的机会,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