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10日发布一季度进出口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六年来我国外贸首次出现季度逆差。有分析称,今年贸易顺差的规模将进一步回落至1000亿美元左右。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预计,随着贸易顺差规模的进一步回落,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也将下降,今年净出口对GDP的正拉动将从去年的0.7个百分点回落至约0.4个百分点。
|
近期扩大进口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使得中国进口增速大幅上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
新高 一季度进口值超4000亿美元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一季度进口值创历史新高,首次超过4000亿美元,比去年四季度增加5.1%。进口的强劲增长,导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为顺差139.1亿美元。这也是继2003年和2004年一季度之后再次出现贸易逆差。
海关分析显示,六年来首现贸易逆差,是受到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
海关统计显示,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042.6亿美元,增长31.4%。其中出口1522亿美元,增长35.8%;进口1520.6亿美元,再次刷新今年1月创下的1443.2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增长27.3%。当月贸易顺差1.4亿美元。
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均表示,一季度进口的增速大幅上升是导致逆差的主要原因。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认为,进口总额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速有所回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受2010年基期的影响,从2010年2月到2010年3月,进口总量上升324.38亿美元左右,而从2011年2月到2011年3月,进口总量大幅回升480.20亿美元,导致进口同比增速有所回升;二是春节后企业、项目陆续开工,导致国内上游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进口需求迅速上升;三是国际上原油等大宗商品受利比亚战争影响出现持续上升的状况,而农产品、铁矿石等其他商品的价格也维持震荡上行的态势。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除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暴涨推高了进口价格之外,政策导向也是推动进口增长的重要原因,近期扩大进口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使得进口增速大幅上升。
从3月的贸易数据来看,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据海关统计,铁矿砂进口1.8亿吨,增加14.4%,进口均价为每吨156.5美元,上涨59.5%;大豆1096万吨,减少0.7%,进口均价为每吨573.9美元,上涨25.7%。此外,机电产品进口1729.2亿美元,增长25.6%;其中汽车23.6万辆,增加31.8%。
而出口之所以出现同比增速的大幅回升,专家认为,主要是因为春节节后出口企业陆续开工,而外部主要出口国家经济复苏状况逐渐趋于好转,美、德、法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持续好转,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也不断上升。
全年 顺差或呈前低后高态势
专家表示,影响今年贸易顺差的首要关键变量,是外部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
“2011年将是世界经济缓慢增长和调整之年。”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表示,根据IMF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2%,比2010年略低。其中发达国家将增长2.2%,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增长6.4%。在结构性问题解决之前,外需不可能出现较大程度反弹。
2011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上涨态势,期间不排除大幅波动的可能。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陆燕认为,2011年决定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基本力量包括,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及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支撑,将对大宗商品构成强大需求,使得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美元汇率走弱也是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因素;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将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起到进一步的鼓动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年顺差的回落已经成为业内的共识。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预计今年贸易顺差的规模将进一步回落至1000亿美元左右。
回顾过去几年的贸易顺差,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首次突破千亿美元规模,达到1020亿美元。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775.1亿美元、2643.4亿美元、2981.3亿美元、1961.1亿美元、1831亿美元。2011年若以1000亿美元计,与去年1831亿美元的顺差规模相比,降速约45%,将为五年来最低点。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曾在两会期间表示,今年整个外贸的形势总体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很多不确定性,今年出口会有增加,但增幅不会很快,进口增幅会快于出口。全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此前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考虑到今年形势的不可预测性,包括欧元区,特别是南欧五国的危机,还有整个人民币的走势,包括劳动力生产成本的提高,特别是贸易摩擦的增加,预计全年贸易顺差会缩小,可能会缩小到1000亿美元以内。
李慧勇预计全年顺差会回落至1000亿美元左右,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出口全年应该能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进口增速大概比出口高5个百分点。
陆志明表示,未来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持续高企,政策调控紧缩局面继续维持,而欧美日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状况进一步分化,加息紧缩背景下欧债危机可能重新抬头。综合上述因素,陆志明预计4月份贸易顺差持稳略升。随着4月份出口状况的进一步恢复,对外贸易盈余逐渐走出年初的低迷状态。全年贸易顺差收窄的趋势仍将延续,预计2011年全年贸易顺差可能会收窄至1200亿美元左右。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也表示,预计全年顺差会回落到1200亿美元左右,出口增速在16%至20%之间,进口则略高一些,应该在20%至30%之间。
减速 出口对GDP贡献率将下降
随着贸易顺差规模的进一步回落,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也将下降,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认为,今年净出口对GDP的正拉动将从去年的0.7个百分点回落至约0.4个百分点。
李慧勇表示,依照去年的经验来看,去年货物贸易顺差下降,平减之后,去年经常项目总顺差上升,最终推动GDP0.7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形,对GDP会产生0.3至0.5个百分点的正拉动。
李慧勇称,总体来看,全年通胀可控,增长无忧,GDP应该会达到9.6%,今年宏观经济需要防范的风险一是从高物价到高通胀,二是过紧的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停滞,但是目前来看风险都不大。货币政策调控效果显现,已经接近尾声。
曹远征则预计,今年GDP增速9%左右,其中净出口对GDP的正拉动不会超过0.4%。
渣打银行日前发布的分析报告也认为,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高估,虽然仍很重要,但并非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出口对2010年中国名义GDP增长率18.7%贡献了近3个百分点,预计2011年出口的贡献将降低到2个百分点。
而单月贸易的顺差还是逆差已经不再是中国外贸政策关注的最主要内容。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在3月的例行发布会上回应记者对单月逆差的提问时表示,今后将更加关注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关注进一步提升中国产品的品牌和声誉,进一步增加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就政策目标来说,今年会进一步加大促进出口的政策力度,在保持进出口基本平衡的前提下来保持外贸的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