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积极探索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农业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江湾村是光山县孙铁铺镇的一个普通村庄,因为在河南省的土地流转试验中,首次探索出了“土地银行”模式,即农民把不想耕作的土地“存”到合作社,收取固定“利息”;想种地的花钱到合作社“贷”地耕作,受到广泛关注。
据了解,江湾村共有2460人,3482亩土地,其中林地1000多亩。村支书江世学介绍,土地流转既解决了大量劳力外出务工、土地大面积抛荒现象,又顺应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受到农民普遍欢迎。“土地银行”成立后,首批就“存”地1600多亩,随后与日俱增。截至目前,全村94.7%的土地都实现了流转。
江湾村“土地银行”是河南省探索土地流转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当前河南省土地流转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一是流转进程加快,数据显示,2005年全省土地流转仅有210万亩;二是流转对象呈多元化趋势,除纯农户之间的流转外,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作为受让方参与流转越来越常见,在整体流转中占比达30%;三是流转形式多样化,除了法律明确的转包、出租、转让、互换等形式外,有些地方还出现了股份合作等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河南省开展的土地流转其前提始终是依法、自愿、有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流转的只是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并不改变。可以说,这也是河南省土地流转能顺利开展的重要原因。”河南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