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品近期涨价引发网民关注。不少网民认为,必须警惕个别企业以“成本上涨”为由借机涨价甚至串通涨价。另外,网民还担心涨价向产业链下游传递,从而加剧通胀预期。
警惕企业借机涨价甚至串通涨价
多数网民认同“成本压力是企业提价的主要原因”的说法。不过,有网民认为,要警惕企业以成本为借口过多抬高价格。
网民“大林”说,涨价分为合理和不合理,合理的价格上涨,因为成本上升企业没办法,这个大家可以理解。而不合理的价格上涨,完全是为了谋取更大利益而操纵市场,这个既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
南方网网民“为了新生活”说,价格上涨多少只有企业最清楚,要防止企业打着原料价格上涨的帽子,过多抬高相关产品价格。
西安网民“张贵峰”说,对于那些行业的主导者来说,其实有很多办法可以消化成本压力,是最有条件不涨价或少涨价的。对这些企业来说,仅拿“成本增加”说事儿显然缺乏说服力。
另外,还有评论文章担心部分行业主导企业“不约而同”涨价有“串通涨价”嫌疑。
署名“崔滨”的评论文章说,眼下,稳定物价、抑制通货膨胀是政府和群众共同关注的头等大事,而在造成物价上涨的各种因素中,危害最大、最为可怕的就是投机因素。目前的这一轮涨价潮,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投机。希望正在涨价和酝酿涨价的企业,能够正确认识企业利润和市场道德的关系。
署名“王石川”的评论文章指出,按照市场竞争法则的常识,竞争主体往往涨价有前后,甚至会出现你涨我不涨的竞争策略。建议相关监管部门对可能露头的串通涨价行为主动监控,如果确有涉嫌操纵价格的行为,应该依法严惩;如果没有,应该还其清白。
防范涨价压力向产业链下游传导
博主“张宇”说,在春节和元宵节叠加的季节性因素过后,3月份食品类价格并未如期走低,现在多种消费品涨价,劳动力和房租价格也继续上涨,使非食品类CPI上涨,预计3月份CPI将不低于5%。
网民“谭绍鹏”认为,前一轮消费品涨价主要以农产品上涨为源头,这一轮价格上涨则和石油等原料价格相关,这将带来整个产业链的成本传导效应,并传导至人工、店面租金,从而导致其价格上涨。
网民“中国经营”的评论文章说,从资产价格到上游原材料,再到下游的各式产品,这一轮通胀已深入到经济末梢。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闸门不可再轻易打开。
稳定消费者信心最重要
网民“大林”说,价格主管部门应坚决打击借机涨价、串通涨价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信心。
署名“朱昌俊”的博客文章说,诚然,追逐利润是企业的天然属性。然而,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市场经济大幕下,任何一次企业调价行为理应得到物价监管部门的密切关注,此时是考察相关价格主管部门监管能力的时候。如何挤出涨价中的水分?如何杜绝投机商贩的乘虚而入?企业是否涉嫌垄断?诸如此类,都需要监管部门给出一个权威性的答案来为公众释疑。监管部门除了对于垄断的查处核实外,更应强化市场价格监测,准确把握市场价格预期,以防抢购潮的复制。直接关乎民生质量的物价之事,显然无小事。怎样最大程度消减涨价带来的消极影响,值得企业细细考量,因为消费者是伤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