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十一五”期间金融改革的成绩,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莫过于国有银行的股改上市。“十二五”期间金融改革的重点,无疑将落在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之上。
“十二五”规划纲要虽然在金融体制改革一章着墨不多,但其中的内涵却明显与“十一五”规划纲要有所递进演化“十二五”规划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一章,包含了“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和“加强金融监管”四节。而“十一五”规划中“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一节,现在被“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所替代。
这一章节表述的调整,颇具内涵,真实反映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递进深化。对于市场化的金融体系基本要素的描述,教科书上的标准说法是“一般而言,现代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金融机构、金融产品、金融市场和调控监管机制”。
在前期的金融改革攻坚战中,我们已经初步完成了国有银行的改革。这一改革的完成也为未来的金融产品创新、金融市场体系的丰富完善以及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通创造了基础。在“十二五”期间,将金融改革重点递进到市场完善和产品创新上是顺其自然之举。
这是因为,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稳步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又是前五大经济体中储蓄率最高的。如果国内能够实现充分的金融市场化,就有条件形成能相对自我循环、基本自我满足的融资体系。而且,中国经济要在世界上提高话语权、获得定价权,就必须加快推进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
正如专家所呼吁的那样,基本形成产品创新的合理机制,加快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使金融体系能基本满足不同的经济主体,能以不同的期限、形式来实现各种筹资与投资需求,这是国内金融改革的最基本目标。
落实到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细节,其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已经给出明确的答案,其中包括“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拓宽货币市场广度和深度”,“深化股票发审制度市场化改革……加快发展场外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国际板市场”“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推进债券品种创新和多样化,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推进期货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健康发展,规范发展私募基金市场”等多个方面。
再仔细研读规划纲要,不难看出,多层次市场建设的新要求为资本形成机制的全方位拓展定下了大基调,其中尤其强调债券市场和产业基金,这将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入发展的必然取向。但就债市现状而言,解决市场的人为分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国内的债券市场包括交易所市场、银行间市场和银行柜台市场。这三个市场在交易方面处于相对分割状态,交易主体也是各自独立、难以互通,发行方面又存在多头监管、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弊端。可以预期,未来三个市场的融合将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