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科学推动我国城市低碳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湖南工业大学日前正式发布《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
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以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自2008年初,建设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内地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后,“低碳城市”成为中国内地城市纷纷向往建设的目标。
“绿皮书”认为,“十二五”期间,中国低碳发展将面对三大挑战。
——中国低碳发展面临技术水平、经济结构、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国际贸易与资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绿皮书”分析说,中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大,在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将比其他国家受到更多的资金和技术压力,付出更高的代价。
——此外,全球有限的碳预算空间会迫使中国在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之前就过多地承担碳减排等国际义务。
“绿皮书”指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源消耗水平处于迅速改善状态,能源结构也变得越来越低碳,但由于人口增长与人均GDP的增长等因素的作用,在2045年以前,如果没有显著的技术变革与结构转型作支撑,能源消费总量一直保持增长,由此导致我国碳排放总量在2045年以前也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最后,中国大部分城市的碳生产力水平较低,碳排放强度偏高,节能减碳任务重,要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到2005年的40%到45%以下,十分困难。
“绿皮书”透露,2008年,我国万元GDP的CO2排放在六吨以上的城市有石嘴山、临汾、攀枝花、本溪、西宁、长治和抚顺。这些城市的突出特点是能源密集,单位GDP的能耗高。其中,石嘴山GDP的能耗最高,万元GDP要消耗7.2吨标准煤,万元GDP的CO2排放高达18.8吨,位居所考察的110个城市之首。
面对挑战与问题,“绿皮书”强调,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城市要认识到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调整、企业技术改造和降低单位GDP能耗,仍然是我国城市低碳发展的主要途径;国家有关部门要改革节能减排考核办法,提高区域统筹节能减排效率;各地要积极开展低碳城市发展理论与规划研究,构建全国低碳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