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学术峰会在北京举行。在第二单元以“中国的宏观经济和政策走势”为主题的讨论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樊纲表示,我国去年年度通货膨胀是3.3%,其中月度通货膨胀曾达到5%,无论从国际的比较还是从中国历史上的比较,都不是很高的。这次国内的反应非常强烈,民众的反应非常强烈,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 樊纲表示,中国通货膨胀民众反应强烈源于两方面原因: 第一,这次通货膨胀是和房价居高不下相关系的,跟房地产市场一定程度的泡沫存在相联系的。所以很多人一谈起价格的时候,他实际上谈的是自己的货币能买什么东西,他自己的货币一方面能买物品,一方面能买房子的时候,很多时候他谈价格是谈的房价,这两个因素结合在一起大家感觉比较强烈。 第二,中国这些年来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70%的低收入阶层他们主要的消费部分还是食品,因此整个CPI虽然不高,但是食品价格涨到10%的时候,所占比例非常大的低收入阶层感觉非常强烈。 樊纲认为,中国政府对把通货膨胀率稳定在4%以下很是有信心。“这次的通货膨胀确实有很大的外部影响,”他表示,一是重大的外部影响,是因为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提高了世界市场上美元贬值的预期和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使得石油和其他商品价格进一步的上涨;二是粮食市场。一方面是天气,另一方面是因为当石油价格高于70美元一桶的时候,世界生物能源生产又开始大幅度提高。这两方面原因推高了世界粮价,也推动了中国食品价格的上涨,长远来讲,通货膨胀不高,但是食品价格上涨对70%低收入阶层来讲是重大的通货膨胀因素。 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确实需要有一个长远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来重视这方面的问题,特别是最近日本的地震所引发的核问题,这个问题长远的影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当世界如果缩减或者是放慢核电生产、核电利用速度的时候,如果其他的石油和其他能源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时候,可替代能源减少的时候,生物能源的提高可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这个不仅是石油价格导致了所有各种成本的上升,而且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上升导致的食品价格、粮食价格的上升,长远来讲对发展中国家是一个重大的压力。 樊纲认为,面对中国通胀外部影响,这是短期问题,也是长期问题,中国政府应该注意:第一,加快提高能源效率;第二,认真思考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