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民生优先。“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梳理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我们发现“民生”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高度,注重民生成为“十二五”以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基调。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年度国家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但民生问题近年来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条“短腿”:工资上涨速度赶不上物价上涨,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节节高升的房价让很多人望房兴叹,孩子上幼儿园成为新的上学难题等等。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24个主要指标中,9个指标与民生相关,分量最重;12个约束指标中有4个与民生相关。其中有两个“7%”最值得关注,传递出民生优先的强烈信号。
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从“十一五”时期的7.5%到“十二五”时期的7%,0.5%的降幅被解读为中国经济发展更多地从速度转向质量。如果说过去各地政府“唯GDP论英雄”,那么未来需要有更多的衡量标准,其中改善民生无疑是最重要的一条。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以上。“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此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
事实上,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都是5%,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目标,在“国强”的同时更加注重“民富”,真正让全体人民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2010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12年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我们相信,这仅仅是收入差距缩小的一个开始。因为“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而过去的表述是“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从“逐步”到“尽快”,一词之差既反映出贫富分化的严峻形势,亦表明政府进行收入分配改革的决心。
要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一系列行动计划,包括扩大城乡就业规模、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养老保障水平、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轻居民税收负担、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增加国有资本收益用于民生支出等。
注重民生,知易行难。这既要求各级政府改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又要求在收入分配体制、财税体制、城乡一体化等重大问题上加大改革的力度。注重民生,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财富的调整,调整的过程必然伴随着阻力和阵痛。但只要坚定了民生优先的方向,当将来我们再回顾“十二五”的时候,对于未来也许会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