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北发生9.0级大地震,不仅给还没有摆脱危机阴影的日本社会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冲击,而且给正在面临通胀风险的全球经济蒙上了厚厚的阴影。再加上福岛核电站放射物的泄漏事件,更加让海内外投资者对日本经济的未来和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增添了许多忧虑。但不管怎样,从日本经济基础来看,日本经济不会轻易沉没。
首先,尽管这次深重的灾难给日本社会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是巨大的,但是,它对日本制造业、出口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冲击并不一定会超过1995年神户大地震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因为支撑今天日本制造业及其出口竞争力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三个地方,京滨区域、阪神区域和九州区域。而目前重灾区的东北区域的经济表现则要排在日本国内中下游的位置(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日本东北区域加快了产业现代化的步伐,很多著名厂商都在仙台内外区域建立了其生产和研发基地等)。1995年阪神重灾区生产能力的复苏只用了半年,经济的全面复苏只用了两年,远远好于市场当时悲观的预期。更何况经过了16年的变化,日本企业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分散日本国内经济风险能力大大增强。如果没有进一步核污染问题的恶化,日本产业的复苏和企业生产能力的恢复不会花费太长的时间。
第二,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短时间内无法回避。从实体经济层面上看,日本国内的生产线因直接破坏和电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大面积的停产。于是,必然会出现暂时性的商品和产品短缺现象。另外,日本政府大规模的救市资金投入不仅给已经债务累累的日本政府增加了财政负担,而且也会因为流动性的过剩和商品短缺的复合效应而导致灾难中常见的通胀高企现象。还有,从金融市场层面上看,大量向海外做“套息交易”的机构资金因为危机中有强烈补充流动性的需求,故导致日本国内资金流入急剧增加,日元瞬间大幅升值,而投向日本短期国债、谋求“流动性保障”的资金也在短时间内变得越来越多,从而导致基本面恶化的担忧。而离开股市的大量资金和海外“回归”的大量资金汇拢在一起,一下子就把日本国债的价格抛向了空中,今后日本国债价格大跌的风险因此会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从中长期看,家园重建的机会给大批日本企业打开了投资的空间,很多企业因此也会在日本国内找到了难得的“商业感觉”,而危机给日本经济所遗留下来的就业压力也会得到慢慢的缓解。因此,今后可能出现的失业率下降和日本企业利润的回升反而有利于日本政府财政赤字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