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关于创新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
2011-03-12   作者:言恭达(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苏省委副主任)  来源:人民网
 
【字号

  人才培养关键在教育,产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关键在职业教育。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十二五”规划要求相距甚远:

  一、人才匮乏呼唤职业教育转型升级。当前我国面临着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的发展瓶颈。以苏州为例,高技能人才满足率仅30%,某些行业只能满足企业需求的10%。目前全国不到8000万的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仅占3.5%,技师、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以至于有关部门对企业高级技师的情况了解也不多。高级技师少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调优调高调强的重要瓶颈。

  二、认识不清造成职业教育全面掉队。职业教育最大问题是定位不准。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误区是办职业教育仅仅是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忽略了其承担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职责,由此造成社会上普遍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将职业教育视为考不上大学的“收容队”。由此带来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有:办学保障不足,无制度保障,无经费保障,一些学校靠负债办学,职业学校教师待遇普遍低于同级普通高中;自身实力不强,大多数学校仍停留在满足低水平“就业”上,教学少规范,实训基地规模小,设施落后,“双师型”教师培养与引进困难;缺乏行业支持,企业以多种原因拒绝职校学生和老师见习、实习。

  三、管理失范制约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多年来职业教育政出多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导致招生就业政策、经费标准、教育水平、教师工资待遇、毕业生职业职级证书等级、工作身份和待遇等差异显著,有欠公平。联合国经合组织在对我国的企业技术环境研究后认为:“我国企业技术能力落后的第一原因是在产品再生产和研究发展中没有充足的、高水平的从事设备操作、维护、改进和更新的生产技术人员,以及科技人员的结构不合理”,这段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在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只重视动脑型人才,不太重视动手型人才。职业教育是技能型人才的“蓄水池”,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建议围绕经济转型升级,创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创新职业教育。

  各地教育部门应明确要求当地职业教育学校必须根据经济转型升级需要,承担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并以此做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各类职业院校的办学要求和标准,以推动职业院校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上新台阶。可按照获得高级工及以上技术工种资格证书的毕业生数对学校进行奖励,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技术攻关或国家技能比赛中取得成果的应重奖,以引导学校重视培养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同时应对拥有技师、高级技师达到一定人数的企业作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之一,以引导企业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围绕做强整合职业教育。

  应以市为单位,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打破部门所有制界限,将原先分散在各部门手中的、规模小、专业重复且薄弱、办学效益不高的职业学校,由教育部门按合并同类项方式,通过土地置换、债务化解等形式整合在一起,并要求整合后的每个学校专业互不重复,而且在当地都是最强的,形成“一校一特色”。还应推动各地各类职校合作建设通用型实训基地。

  三、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

  应改革多年来用普通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来评价职业学校教师的作法。在人才引进上,要创建有利于从社会各种渠道,特别是从产业部门吸引教师到职校任教的柔性用人机制,可设立一定指标的 “特岗教师” 机动编制。可借鉴许多地方对现代管理人才的培训模式,将职校的技能型教师分类分批送到西方等发达国家的职校、企业进行轮训,或到国内相关企业挂职锻炼。通过提升教师执教水平,更新教师的知识储备,促进其对接新兴产业的了解,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岗位需要的人。

  四、重视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

  一些地方的技师学院或职教院校的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在推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遇到的技术难题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无锡技师学院以朱建明技能大师命名的朱建明工作室就曾为多家企业攻克技术难关,使这些企业获得专利并申报成为无锡的“530”企业。这些技能大师工作室在科技创新中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院士工作站。因此应给予技能大师工作室与院士工作站同等待遇,应像资助企业重大研发机构一样,对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资助,各地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应划出一块专门用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研发资助,使职业学校中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我国“十二五”时期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技术难题攻关主力,中小企业技术后盾。

  五、为职业教育的优质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温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和社会贡献。应大力宣传高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让全社会都知道“一个平庸的博士不一定比有精湛技术的木工对社会贡献大”,让广大学子不再角逐于高考一条“独木桥”,从对学历的盲目追逐,走向对岗位的理性选择,让需要岗位的人成为岗位需要的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久盛不衰的动力源 2010-04-06
· 日本 职业教育终身化和社会化 2010-04-06
· 中清研将引入澳洲职业教育体系 2009-03-27
· 破解就业难须补职业教育短板 2009-02-09
· 破解就业难须补职业教育短板 2009-02-0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