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天两会的采访报道中,《经济参考报》记者不光在会场上代表委员们的热烈讨论中感受两会,在会场之外,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两会气息。不少人跟记者谈起他们眼中的两会。
出租车司机:高物价能不能降下来?
前几天,《经济参考报》记者打车去委员驻地,遇到一位健谈的出租车司机。当他听说记者参加了两会报道时,就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那你们能在会场里听到代表委员们的发言吗?”“我每天回家都看电视呢”,“帮我们老百姓反映反映物价的问题吧”。
他还跟记者晒起了自己家的账本:“这些年我的收入没有增长太多,一年干下来可以存差不多三万块,但是现在油价涨了,菜也贵了。我媳妇去买菜,芹菜都两块多一斤了,现在买菜都要算算账才买。”“我自己都好几年没添像样的衣服了,儿子上学要花钱,还要养家里的老人。我得给他们存钱啊。”
“希望参会的代表委员们能够给高物价开个‘药方’,让它降下来。”记者要下车时,他还不忘强调。
邮局员工:为新农合叫好
9日下午,《经济参考报》记者刚走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记者会的会场,就被在梅地亚中心里邮局工作的大姐叫住了,“刚才太吵了,我没听清楚,好像说了几个医保的数据吧?”
原来,位于梅地亚中心一层大厅的邮局两会柜台,正对着一块大屏幕,每天都会直播两会的记者会。这位大姐在工作之余,会特别关注记者会的内容。“虽然我进不去,但是我每天都在这儿看看、听听,关于教育和医保的内容我都特别关注。”她对记者说。
记者告诉她,刚才在记者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说,今年新农合人均提高到200元,医保报销比率要达70%,上限达5万。大姐听了连声叫好,高兴地说:“这才是政府该做的事!”
农资站老板:打听政策动向
“小新,今年你上两会吗?帮我关注一下有什么政策动向,我好做下一步的打算。”两会还没开始,记者的同事小新就接到一位东北老哥的电话。这位老哥是他曾经的采访对象,经营着一家农资站。
小新对两会因此多了个心眼。虽然不是正式的上会记者,也进不了会场和代表委员们的驻地,但他还是有机会接触一些代表委员。有时遇到一些名气很大的代表委员,小新也有想和他们合个影的冲动。不过,他觉得其实这不重要,毕竟两会不是娱乐活动。重要的是代表委员们真正能够反映民意、传达民声,能够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两会进程过半,小新给东北老哥“报告”了他了解到的政策动向。不管是上两会的记者,还是包括小新在内的很多中国老百姓,“两会”或许注定成为这段日子里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