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五险基金投资收益过低 放开投资须实现全国统筹
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得养老金问题成为关注焦点。8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15000多亿元,不存在支付问题。
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我国在30年内不存在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问题。但是,投资收益过低将对制度的可持续性产生重大挑战;因此,国家亟须尽早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并出台相关基金投资运营办法。
“根据我们完成的《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最终成果,对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测算及分析的结论是,我国在30年内不存在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问题;30年后,全国社保基金将形成超过10万亿元的战略储备,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支付缺口。”作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总负责人的郑功成分析指出,我国的社保制度总体上处于收大于支的状态;另外,随着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大批年轻劳动力会补充进来。因此,养老保险制度内的养老金支付高峰将滞后于整个人口老龄高峰期10年以上。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我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个险种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22832.5亿元,10年间增长近14倍;2000年9月设立的全国社保基金,截至去年也已发展到7000多亿元的规模。
与缺口问题相比,目前社保五险基金过低的投资收益率显然更让人揪心。相关统计显示,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养老金账户年均收益率不到2%,低于同期2.2%的CPI年均增幅。
“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也将是可能酿成养老保险制度危机的根本风险。”郑功成表示,由于我国现行政策只允许基金买国债和存银行,使之事实上处于贬值状态。
全国社保基金此前公布的10年平均收益率为9.8%,企业年金2006年至2009年平均收益率为10.5%。根据社保研究专家、中国社科院拉美研究所所长郑秉文的测算,如果取上述二者中位数10%为基准收益率,剔除基本社保五险基金2%的名义收益率之后,1997年以来五险基金的利息损失高达6000亿元以上,相当于抵消了同期财政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所有补贴。
为维持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许多学者提出各种政策上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华建敏近日参加“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研讨会”时表示,国家应该把最可靠、最赚钱、在宏观体系最有定价权的项目,给社保基金来投,确保它不贬值。全国政协委员李立新则建议,应考虑通过恢复发行特种国债等方式,进一步拓宽社保基金投资渠道,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同时稳步提高其收益。
郑功成认为,应尽快出台基金投资营运的法规政策,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实现保值增值。“但是,前提必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郑功成强调。
据了解,目前五险基金投资管理层次绝大部分以县市级为主,2万亿社保五险基金分布在2000多个县市级统筹单位,呈现出严重“碎片化”状态,只能通过财政专户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的方式将其死死管住。另外,在缺乏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专业人士的情况下,如此“碎片化”的属地化社保基金管理体制,不可能具备实行市场化投资的基本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放开投资可能带来巨大的投资风险。”郑功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