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种养业,挖掘农业内部就业潜力,积极发展森林旅游、农村服务业,拓展农村非农就业空间”,肯定了林下经济拉动就业特别是非农就业的重要作用,为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带来新机遇。林下经济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林下经济既是一种林业经济,也是一种循环经济,还是一种高效经济,具有投资少、产出值高,发展林下经济是进一步拓宽林业经济领域、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目前,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手段为林下养种殖,包括林下种植中药材和林畜养殖、林禽养殖以及林下特种养殖等。合理的林下种养殖有助于林地小环境的稳定,促进林木苗木的生长。如果盲目发展林下经济则会对森林资源、林地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林下养殖的优势为:林下是畜禽生长的“天然空调”,空气流通顺畅,有利于气体交换;夏天林下和外界普通的自然环境相比低5~8℃,在凉爽的环境下,畜禽采食量不受影响,有利于提高生长速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饲养效益;充分利用林下闲置的空间发展养殖业,既解决了养殖用地问题,又节约了土地;林下养殖可实现牧林长短结合,优势互补;林木为畜禽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聚集在林下形成林下动物的“天然氧吧”;动物排泄物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等又作为林木的叶肥及光合作用原料促进其生长,两者结合,相互促进,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林下养殖,把庭院养殖转到村外林下,畜禽的粪便和气体不再污染村庄庭院,保持了村容整洁,同时还阻断了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对村民健康的威胁,为公共卫生建起一道有效的防护屏障。
林下种养殖环境问题为:林下种植在坡度较大区域会加大水土流失,种植过程中使用化肥与农药会造成污染,种植过程中需要对林地进行清理,造成树木幼苗受损,种植活动对林地土壤的扰动可能促进碳排放和理化性质改变;在林下放牧和养殖,畜禽的啃食和践踏能够导致林下植被特别是幼树的机械损伤,可直接导致林地表层土壤结构和土壤含水量等方面的变化,对土壤种子库选择性采食和践踏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以重庆目前在林下经济发展中最普遍的林下土鸡养殖为例,可以看到一些不良的苗头,部分区县的林下土鸡养殖场所,由于养殖密度高达每亩400到500只鸡,土鸡不断对土里的草和种子进行刨食,林下已经出现寸草不生的状况,土鸡排放的粪便则大量堆积在林地中,遇到大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
科学开展林下养殖是可以避免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问题,重庆荣昌县的桑园鸡模式就处理得较好。该模式首先对桑园的土鸡养殖密度进行了合理控制(大约每亩150只鸡),而且定期(大约每季度1次)进行了养殖场所轮换,这样在保证鸡能有足够的草可以取食的同时避免了严重水土流失的发生,鸡的粪便及时得到有效分解并起到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效果。这样模式下,桑树的生长和土鸡的养殖取得了双赢。根据四川省林下养殖调查,林下养鸡是一种循环式的生态养殖,就是利用林下的牧草和各种昆虫来养鸡,鸡的粪便又促使牧草、树木的生长和昆虫的繁殖,又给鸡提供食物的循环过程。因此,饲养密度不宜过大,否则会破坏生态环境,一般在适当原粮补饲的情况下,每亩林地养殖50~70只为宜;如果林地面积较大,为方便管理,实行轮换场地饲养,也可适当增大饲养密度。
1、要科学选择适宜林地。目前各地提出了林下经济发展的多种模式,而这些模式究竟在什么样的林地可以发展,农民并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各种模式的适宜林地选择提出科学、简明并具有操作性的意见。
2、做好规划因地制宜选用发展模式。由于全国各地的环境条件,林地条件和土壤条件存在很大不同,发展林下经济的优势也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结合各区域的实际,因地制宜选用发展模式。
3、设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容量研究专项。组织各方面力量开展联合科技攻关,确定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容量。科技部有必要组织林业、农业、畜牧和环保等方面的专家开展联合攻关,确定不同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环境容量,如:
林下各种种植模式的环境影响,林地清理和施肥对林地生态的影响;林下养殖小型家禽(如鸡、鹅等)对林木生长、林下植被以及林内昆虫的影响;林下放牧和养殖畜禽对植被凋落物的影响;
林下放牧和养殖畜禽对林地的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和土壤生物化学性质等方面的影响。
4、搞好示范和带动。在推广各种林下高效种养殖模式的同时,有必要对各种林下经济模式如何保护林地生态环境进行示范,带动周边的科学发展;搞好产业规划,完善产业链,发展规模养殖,逐步实现标准化,要一搞一大片,一建几百亩、上千亩,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只有规模上去了,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才会提高经济效益,才利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