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29日的头版,《经济参考报》刊登了当时的财政部部长王丙乾,在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宣读的“关于1984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1985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的报道。这一天,对于《经济参考报》来说是特殊的,因为这是本报关于“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国家预算草案报告”的首次报道。
在这首篇报道中,1984年仅1465亿元的国家财政总收入令人印象深刻。1984年已经是改革开放的第六个年头,相对于1978年刚刚开放时,国家的财力已经有了大幅的增长。然而,当我们将1000多亿的数字带入21世纪,与2009年的68476.88亿元相比,就看出差距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的财力已今非昔比。从1985年第一次报道国家预算报告到1992年本报记者首次对国家预算报告进行解读和点评;从1994年对于分税制改革的追踪报道,到如今每年对财政相关问题更为全面、细致、深入的报道,《经济参考报》30年的报道历史见证着中国财政的巨大变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财政体制经历了“让利—放权—分权—非对称性分权”的改革路径,而伴随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政府财政收支绝对规模在不断增长,收支结构也在不断优化,这些都得益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资料显示,30年间,财政收入绝对数除1979年和1980年略有下降外都有增加,财政支出绝对数也除了1980年和1981年略有减少外都以不同的速度增长。此外,如果与G
DP增长率变化结合起来看,1994年以后财政收入和支出增长率基本大于G
DP增长率。
然而,财力的增长也并非一帆风顺。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没有带动和促进国家财力的同步增长,从1979年到1993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逐年下降。有数据显示,从1979年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为28.4%,到1993年已经下降到12.6%,大体上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还要多。另一方面,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979年的46.8%下降为1993年的31.6%,中央财政的收支必须依靠地方财政的收入上解才能平衡,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甚至还发生过两次中央财政向地方财政“借钱”的事。面对这样的困境,1994年分税制改革应运而生。这项根本性的税收制度改革,使得税收成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初步建立了较为规范的财政预算收入体系,有效地阻止了财政预算收入占G
D P比重持续下滑的势头,保证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996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开始出现止跌回升的态势。到2009年,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已上升至20.12%。
相关链接:
财政部长王丙乾宣布今年国家预算草案和去年预算完成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