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总经理朱玉辰在媒体见面会上表示,中金所实行四项措施将期指市场资金占用率控制在60%以内,同时加强股指期货市场实时监控、严厉查处异常交易;目前市场套保持仓占三成,证券公司初尝保值避险滋味;股指期货运行十个月来充当股市减振器,已成功嵌入中国资本市场。
朱玉辰表示,截至目前,期指市场风险控制较好,分级结算平稳顺利,市场资金占用率基本维持在60%以内,资金量比较充裕,未发生一起结算会员资金不足的风险事件。
中金所采取的有以下四项风险管理措施:一是设置了较高的保证金标准。将沪深300指数期货近月合约保证金标准设置为15%,远月合约保证金标准设置为18%,缩小了交易杠杆;二是加强对盘中资金的实时监控,及时引导会员化解潜在的资金风险;三是实施每日盘后资金压力测试,综合评估结算会员的风险承受能力,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准备;四是加强对代理结算会员的业务辅导和管理,促进代理结算业务的平稳运行。
朱玉辰表示,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中金所累计拨打警示电话
471次,发出各类监管函935份,暂停了4个客户的交易,对1起涉嫌违规的案例报请证监会立案调查,对多次出现异常交易行为的客户,采取了限制开仓的处置措施。
中金所始终强化一线监管职责:
一是制度方面制定并实施《异常交易行为监控指引》及相关配套制度;
二是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抑制市场过热倾向,以及加强风险实时监控并及时制止和查处异常交易;
三是在中国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与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开展了跨市场监管协作;
四是持续开展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督导检查。
朱玉辰表示,去年29家证券公司运用股指期货有效对冲股票现货市场风险,减少了现货资产损失近17亿元,为保护自营资产价值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证券公司等机构正积极运用股指期货锁定股票现货市场风险,实现仓位管理,减小对现货股票的抛压,市场保值文化正逐步形成。
在中国证监会的积极推动协调下,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政策正逐步出台: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政策已颁布实施;QFII参与的政策已完成征求意见;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交易的政策正在积极研究推出。
截至目前,证券公司、一般法人机构、自然人均已在中金所开立套保账户,开始套保交易,其套期保值持仓量约占全市场持仓量的30%。证券公司参与套保交易平稳、有序,保值避险效果初步显现。
朱玉辰表示,股指期货上市十个月以来,上证综指、沪深300指数日均波幅均有所减缓。股指期货市场实现了股市风险的分割、转移和再分配,犹如为股票市场增加了内在减振器,使得股价围绕合理的估值水平,在一个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波动,促进市场合理估值。
机构投资者方面,在获准参与期指套保业务以后,许多证券公司陆续开始实施沪深300指数增强投资策略、价值成长股选股策略等策略交易,同时股指期货还将促进机构稳定持股。截至2010年末,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市场流通市值比重已达70.9%,操作上开始改变通过频繁买卖股票来盈利的模式。例如在股市持续下跌时,他们稳定持股,坚持价值投资;遇长假时开始持股过节,大大减轻了股市的节假日效应。
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极大地活跃了ETF等创新产品的交易。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市场ETF总份额较2009年增长42%;股指期货推出后的一个月,ETF总成交金额较股指期货推出前增长了80%。跟踪沪深300的指数基金也明显增加,达20个,资金规模近1.7万亿元;海外沪深300ETF数量和规模也有大幅增长,已有5只沪深300ETF基金分别在香港交易所、伦敦交易所、德国交易所等市场挂牌上市。
综上可见,沪深300股指期货已完全嵌入中国资本市场。从此之后,股票一级发行市场、二级交易市场与管理股市风险的股指期货市场这三个部分有机协调,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相伴共生的统一整体,并各自承担着资本市场的筹资、资产定价和优化配置以及风险的分割转移与再分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