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二五”规划看各地发展新思路
——专访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2011-02-25   作者:记者 周正平  来源:经济参考网
 
【字号

    最近,各省、市、区“两会”陆续召开,地方“十二五”规划相继向社会公布,各地区“十二五”发展的思路和目标日益清晰。
   地方“十二五”建设发展的路线图呈现什么样的时代特色?还有哪些不确定因素将影响发展方式的转型?带着这些问题,《经济参考报》记者对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进行了专访。

    地方“十二五”规划有三个突出亮点

    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确立“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使“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的大思路、大目标已十分明确。迟福林认为,从地方层面看,各地制定的“十二五”规划较好地贯彻了中央有关精神,呈现出三个突出亮点:
  民富优先的思路得到体现。比如江苏提出启动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住房、物价、收入分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海南提出,“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力争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陕西提出要从“建设西部经济强省”转变为“富民强省”,十二五期间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缩小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湖南提出,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等等,这些都是民富优先思想的具体表现。
  政府转型的思路在一些地方的规划中得以体现。河北省明确提出“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体制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更大挑战不是经济社会本身,而是政府转型与政府决策。‘十二五’时期,改革发展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能否实现重大突破。
  部分省市调低GDP增速,更加注重结构调整,明确提出了社会发展目标。例如广东省和河北省将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海南省提出了建设“幸福家园”的理念。

    “民富优先”将成为地方发展的基本战略

  “民富优先”已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迟福林认为,综合各地已公布的“十二五”规划来看,“民富优先”将成为“十二五”时期,地方发展的基本战略。
  他分析说,民富优先不仅有助于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也有助于解决发展问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十二五”要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格局,关键在于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消费能力和改变消费预期,这是实现消费主导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只有释放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扩大内需,形成内生增长动力机制,进而走向公平与可持续。
  其次,民富优先是“十二五”改革发展的基本导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从经济总量导向向国民收入导向的转变,确立民富优先的发展导向,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让农民工成为历史等,将成为贯穿“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
  再者,民富是国强的基础。当前,我国确实存在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过去30年广大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也确实普遍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过去的历史背景下,要解决总体贫困问题,实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但当前我国已进入“百姓不富、国家就不强”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无论是走向消费大国,还是实现创新发展,乃至避免中等收入陷阱,都需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激发居民消费,提升居民素质等。
迟福林认为,从中央到地方,确立“民富优先”的基本发展战略,是基于对基本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的准确判断,是基于对发展趋势的判断。
  他分析说,当前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大多与公共产品短缺相关,可以说,我国开始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全社会日益全面增长的公共产品需求与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已成为新阶段的突出矛盾。民富优先,是解决公共产品短缺突出问题的必由之路。

    影响规划实施的主要因素

  回顾以往的“五年规划”,也大都提出了很多好的发展思路,但具体实施的结果,并不如人意,未来还会有哪些因素会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产生影响?
  迟福林认为,各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路线都十分明确,但应注意一些令人人忧心的问题会使规划的实施产生偏差。
  一是一些领导干部发展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做大经济总量、谋求经济增长依然是一些地方政府追求的核心目标,对“发展是硬道理”中“发展”的理解还没有与时俱进;二是某些基本利益格局形成了,破解十分困难,比如,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依赖出让土地和发展房地产,由此,投资主导的格局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改变;三是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比如,中央与地方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分工体制、财政税收体制、干部考核选拔机制等依然是以做大总量为主要标准;四是地方“十二五”规划的经济目标和布局相对清晰,社会目标和布局则比较模糊。
  对此,迟福林建议,各地应明确结构调整的行动路线,以国家提出六大产业振兴计划为基础,确立“十二五”国家改变经济结构的总体规划和约束性目标,根据实际情况谋划布局;实质性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明确居民实际收入增长等核心指标,比如年均实际增长不低于8%;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十二五”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比原计划提前5年;加快推进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结构性改革,重点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财税体制和干部考核选拨机制的联动改革。
  迟福林表示, “十二五”是历史发展的关键5年,是承接前30年改革开放与后30年发展的5年,对后30年的公平与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十二五”是历史转型的关键5年,过去30余年的转型与改革的基本特征是改变生产关系,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总量,从“十二五”开始的二次转型与改革,基本特征是改变经济结构,扩大消费总量,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是历史变革的关键5年,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更为复杂,解决的难度更大、更艰巨,从这个层面上说,二次转型与改革比一次转型与改革更加深刻,涉及利益关系、经济关系、城乡关系、投资消费关系等等的调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十二五"国企改革重点是国有母公司 2011-02-25
· 首都酒业正式挂牌 拟"十二五"中期上市 2011-02-24
· “十二五”高档数控机床需求迫切 2011-02-24
· 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编制完成 2011-02-22
· “十二五”钒钛资源利用思路拟大调整 2011-02-22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