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准备金率上调的边界究竟有多高
2011-02-21   作者:刘振冬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经过连续8次的上调,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达19.5%。若再考虑到差别准备金率的影响,一些银行准备金率甚至已经达到20%。准备金率的调整是否会暂告一段落?在笔者看来,只要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仍居高不下,准备金率就有继续上调的必要。也许将如一些机构的判断,要到年底准备金率的调整才将结束,高点将达到23%。
  经济学家认为,这次上调是对冲流动性的常规操作,直接动力是大量央票到期,且市场利率上市导致央票对冲成本较高。同时,外汇占款的回升也加大了对冲的压力。
  观察导致紧缩的原因,也是判断紧缩节奏的参考。一致性的判断是,调整准备金率因央票大量到期、控制信贷增长、对冲外汇占款,以及控制通胀。就1月份的数据而言,虽然信贷1.04万亿元的增长低于预期,但也与央行的调控目标存在一定差异。就外部流动性而言,虽然市场有资金回流成熟市场的判断。但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屡创新高,这无疑加大了对热钱的吸引。不少专家和机构还一致预期,为应对外部的输入性通胀因素,人民币今年的升值幅度或达5%,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流动性回收的压力。
  另外一方面,准备金率的上调也是对通胀压力的担忧。尽管1月份的CPI数据低于预期,但机构认为通胀压力并未缓解。申银万国研究报告认为,1月份PPI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上月扩大了0.7个百分点,也反映出通胀压力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控物价仍然是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也不会因此而放松。
  但在准备金率连续8调之后,我们将不得不适度关注其累积压力。在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看来,未来准备金率每上升一次所诱发的银行资产结构被动调整问题,应当受到高度关注。银行“债券缓冲带”被大幅侵蚀,流动性风险空前提高,未来货币市场利率仍将剧烈波动;准备金率日渐“与信贷硬碰硬”,对信贷的直接挤压作用将更为明显。
  或许正如大成基金所言,在目前流通速度明显低于历史水平的情况下,没有人知道多少的货币信贷才是合理的,政策只能试错。试错就意味着如果央行观察到真的过紧,就会适度放松,如此循环。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央行上调准备金率 矛头直指流动性过剩 2011-02-19
· 叶檀:央行上调准备金率为表紧缩决心 现实意义不大 2011-02-19
· 鲁政委:3月份存款准备金率还将上调一次 2011-02-19
·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累加效应有助调控房价 2011-02-19
· 上调准备金率为防通胀 A股下跌空间不大 2011-02-1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