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上海工人月均退休金1800元,比广州低386元,今年人均涨了185元,用市委书记俞正声的话说,“是咬着牙往上涨”。 上海退休工资低,原因在于“僧多粥少”,社保收少支多,亏空严重。调查显示,全市302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每年要拿100多亿填社保窟窿。 中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上海社保窘境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中国社保实行分灶吃饭,社保收入多,地方财政补贴多,当地退休工人养老金就高一些,反之则低。据上海市发改委官员披露,上海正酝酿从国企收益和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部分充实社保基金。 从国企收益尤其是征收垄断国企部分超额利润往社保这口大锅里加“粥”,很必要,但用卖地收入补社保窟窿值得商榷。首先,抑制大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民生政策,也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上海房价在全国名列前茅,急需从降低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税费等多方面控制房价,如果政府把土地收益作为社保基金的重要来源,并从制度层面加以确定,建立长效机制,显然就不会在出售土地上让利,让土地价格下跌,这对地价、房价将形成坚实支撑,可能弱化抑制房价。 其次,靠卖地收入填补社保可能加剧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譬如2010年上海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79亿元,当年上海财政收入2873.6亿元,土地收益占财政收入近20.2%,应当说这个比例不算低,但环顾全国,一些城市土地出让金占地方财政收入达50%以上,可见“土地财政”已成为这些城市的“生命之源”,用卖地收益补充社保会水涨船高,即社保窟窿越大,卖地就要赚得越多,这就必须保证土地收益每年稳步增长,这样地方就很难甩掉土地财政的“拐杖”。 据统计,我国实行养老保险制度10多年来,个人账户积累只有1500多亿元,“空账”超过1.3万亿人民币。社保窟窿必须堵,否则企业职工退休金就难有增长。但用土地出让金堵,似乎不妥,笔者以为对策有二,一是对社保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国家统筹与地方分灶相结合,中央财政要加大对社保的投入。二是地方政府应节俭其他开支,增加对社保的资金注入,社保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是第一民生问题,理应被高度重视,享受“优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