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5日公布,权重调整后,今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网民认为,CPI权重调整是顺势而为,可以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的现实。此外,不少网民认为,1月份CPI同比涨幅虽低于预期,但通胀压力仍然非常大,紧缩的调控政策仍是今后一段时期的宏观政策主流。
CPI权重调整是顺势而为
网民“ngxd53”说,此次商品分类权重的调整上调了住房所占的比重,其实符合前一段人们对CPI中居住权重偏低的质疑。对于相当一部分家庭或个人来说,住房的费用已经是日常生活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
署名“江德斌”的博客文章说,从现实考虑,CPI权重的调整乃是顺势而为,根据目前国民的消费结构来看,早就该将食品权重调低,同时调高居住的权重了。
署名“易宪容”的博客文章说,近20年来,不变的CPI权数已与巨变的居民消费结构背离,客观上需要调整权数,以使CPI数据更真实地反映物价变化。这样做的必要性在于:一是在实际物价水平上涨压力没有减弱的情况下,如不改进权数,不少中低收入民众所处的困境可能会被不科学的指标所掩盖,使得中低收入民众对政策的信任度减弱。二是CPI指标意义上的压力不准确,可能误导货币政策。如果稳健的货币政策得不到贯彻,会继续影响资产价格。低估CPI指标对市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视。
CPI未“破5”难掩通胀困局
署名“郝金刚”的博客文章说,不管统计局以何种理由来解释CPI权重的调整,有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中国的通胀预期正在逐渐升温。CPI低于预期,似乎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调控效果,但百姓在上个月所感受到的真实物价并没有实质性下降,中国通胀的趋势并不会因为调整CPI的权重有所改变。
署名“易宪容”的博客文章说,在当前实体经济没有发生多少变化,通货膨胀的根源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当前通货膨胀的压力并没有因为其指标体系权重的调整而减弱。因为,国内房价上涨还得持续一段时间,农产品的价格会借助于最近国内外自然灾害的出现更是会快速飙升(比如最近南方的冰雪天气、华北的干旱、澳大利亚的洪水等)。问题在于如何让实际的CPI水平下降,真正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让民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减弱。要做到这点,就得对当前CPI体系进行重大的改革而不是小打小闹的权数调整,也不得放松对信贷扩张的管理,还得保证农产品的价格稳定,及对一些中低收入民众采取更为适当的补助政策。这些都是社会稳定的根基。
政策紧缩将成为常态
署名“冯矿伟”的博客文章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9%,表明通胀压力仍然非常大,接近严重通货膨胀水平,所以不排除监管层继续出台相关的紧缩政策来遏制通胀,加息周期将继续推进,逐渐改变负利率时代。
署名“寇文红”的博客文章说,CPI权重调整带来的利好正在烟消云散,在通胀没有实质性减轻的情况下,紧缩性货币政策还会继续。
署名“金手指168”的博客文章说,控物价是2011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从紧政策很难出现实质性转向,“紧缩”或继续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