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不清●心态不正
●准备不足●意识落后
近几年,中国资本在德国迅猛发展,但细数下来,特别成功的案例“也只有有限的几个”。毕竟,中国企业刚刚起帆远航,在投资规模、国际视野和专业水平上与发达国家还有相当差距。
德国中央银行去年在一份统计报告中说,中国2008年在德直接投资累计额为5.68亿欧元,位列第28位。与同年荷兰的1091亿欧元和美国的482.8亿欧元相比,差距不止一个数量级。即便是同属亚洲的日本与韩国,这一年对德投资也分别达到140.3亿欧元和37亿欧元。
数量差距固然显著,商业理念和行为模式上的欠缺更需重视。一些中国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目的不清、心态不正,准备不足、意识落后,以至水土不服,最终折戟沉沙,留下惨痛教训。
——目标不明。一些中国企业在投资前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只因资金充裕或者不愿错过国内优惠政策而盲目跟风。中国在德律师赵辉认为,如此“为了买而买”,最终很可能购入本不迫切需要的企业或技术,白白消耗自身资源。
——心态不正。虽然金融危机后德国出现并购良机,不过多名咨询专家也指出,中国企业家不能总是抱着“贪便宜”的心态进入德国,以至于总想着“抄底”,或者只收购那些无法在市场上立足的“困难户”。
“一个当地德国人都没搞好的企业,你中国企业有多大把握把它扭亏为盈?”赵辉说,“这类公司的造血功能本已不足,不仅人才流失,重新启动还要大笔的后续投入。如果没有详细调研,这种举动无异于‘花钱买风险’。”
——准备不足。缺乏专业、详尽的调查和准备也是不少企业的通病。它们在投资决策前,没有深入了解德国市场、文化和法律环境,没有聘请专业的咨询和律师团队对企业现状和潜力仔细调研,往往导致竞价失败,或者吞下“哑巴亏”,花了与企业实际价值不符的大价钱。
“在德国,稍有规模的公司都有与之常年合作的咨询和律师团队,彼此知根知底,而中国企业大多在并购前临时‘搭班子’,有的甚至认为咨询师和律师无关痛痒,单枪匹马只身前往,结果一谈判就陷入被动,”赵辉说。
他告诉记者:“不少中国企业家对欧洲文化、特别是法律和商业惯例缺乏了解,结果直接影响谈判的质量。一次,一位民企老总来德谈判前专门打电话来,希望先安排他和当地‘市领导’见个面,弄得我哭笑不得。”
——意识落后。德国泰乐信律师事务所律师黄群认为,中国和德国企业家在思维逻辑、行为方式上也需要互相适应。“不少中方代表受国内机制限制,遇事只能频繁请示或等待审批,有时一个决策上报后几个星期也没有回音。这在德国经理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低效率”。
“金融危机时期,德国收购标的物一下子增多,而不少中国企业决策拖延,等到准备行动了,许多企业已被其他国家公司买走了,”他说。
黄群指出,一些企业在并购或在德国当地建厂后,缺乏适宜的本土化战略,在生产管理、技术使用和人才选拔上忽视文化差异,或者照搬国内模式,引发内部失和。有的对外国管理层缺少监督与节制,近几年德方高管私占企业资金或参与诈骗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虽然前方挑战重重,但正如赵辉所言:“中国人到德国投资办厂,在历史上还是头一遭。白手起家,总有各种风险,总要磕磕碰碰。”
经过几年实践,中国企业“出海”的大船已不会回头。暂时的挫折和差距均不会阻挡它前行的步伐。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预计,下一个10年,中国对德国的直接投资将达到20亿欧元,这意味着将给德国带来约1万个就业岗位。
“中国眼下在德国的投资规模排名还比较靠后,不过,它的上升势头非常强劲,我可以预言,中国不久将爬到对德投资排行榜很高、很高的位置,”普法费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