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就业体检禁查乙肝”的禁令在2月10日执行满一年,但有关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逾六成大型国企入职仍查乙肝。12日,卫生部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乙肝项目检测的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就业体检中,一律不得提供乙肝项目检测,对违规医疗机构将实施处罚。
有网友认为,针对乙肝患者歧视的问题应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医院、用人单位、学校的违法违规成本。同时,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将有关乙肝的知识详细明白地告诉公众。
歧视依然存在
有网友表示,消除“乙肝歧视”,其实政策“很给力”。2010年2月,人保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禁止入学、就业体检及开展职工健康体检时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但目前,歧视现象依然严重。
“暗查乙肝这种现象之所以存在,其实也反映了这样一种现实,尽管已经有制度上的安排,但乙肝歧视依然难以从根本上撼动,乙肝偏见、乙肝恐慌还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弥散在从社会到文化的许多角落,这是推动暗查乙肝的内在动力。”网友“sweetdream”认为。
新浪网友“劲松”认为,这第一道障碍,就是社会公众内心仍然存在因无知而导致的恐惧。尽管在医学理论与实践中早已证实,乙肝病毒只是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都可无忧。但在不少人内心仍然不放心。网上搜索一下,询问是否传染的信息相当多。由此,人们便会生出抵触情绪,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离他远一点儿。
背后存在利益因素
网友“剑舞苍穹”认为,很多人认为医院,特别是不良药商在泛滥的体检和乙肝患者、携带者被鼓动的盲目的治疗中获得了巨大利益,后者是助涨歧视的主要群体之一。
网友“李瑞强”认为,禁查乙肝为何如此艰难?说白了,就是利益所致。一方面企业可以不对潜在的乙肝患者埋单;另一方面部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舍“义”取“利”,毕竟检查费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监管力度应加大
网友“sweetdream”认为,乙肝歧视是一个社会问题,其治理,需要全社会的责任和努力。从制度层面说,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还需更多制度设计,继续出台细化的破解之策,同时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医院、用人单位、学校的违法违规成本。从社会层面,当前迫切需要加强科普宣传,将有关乙肝的知识详细明白地告诉公众,让人们了解乙肝的真实情况,逐渐消除源于“无知”的恐惧与偏见,从根本上消解乙肝歧视的社会心理基础。
网友“李瑞强”认为,禁查乙肝成为一纸空文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者维权成本高。高在何处?其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其二,维权通道仍不畅通,劳动者投诉难、立案难、举证难、胜诉难、赔偿难。这些是劳动者所不能承受的。与之相对的是,企业违法成本太低。即便企业败诉,赔偿金往往只有几千元,最高的也只有几万元,这对于财力雄厚的国企来说可谓“不值一提”。对比如此鲜明,结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