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国情咨文"说法"多"办法"少
减赤数额微不足道,美媒体认为——
2011-01-27   作者:记者 闫磊/综合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1月2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在华盛顿国会山发表国情咨文。
  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发表国情咨文时指出,世界已发生深刻变革,美国正在同其他国家竞争,为此美国需为创造就业岗位和刺激经济增长付出更多努力。
  新华社/法新
    美国总统奥巴马25日在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演讲,呼吁促进就业和美国的经济竞争力,鼓舞民众“赢得未来”,并制定了他称作“竞争力议程”的计划,该计划包括增加教育和基础设施支出,并在未来10年内将联邦财政赤字至少削减4000亿美元。然而,分析人士认为,最新的国情咨文没有更多具体措施内容,在庞大的财政压力下,美国的债务问题将持续恶化。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指出,奥巴马的演讲稿为人们描绘出一幅恢弘的蓝景图,但其中观点和提议众多,具体的政策支持和细节内容却太少,而没有政策依托的规划最后只能沦为一纸空谈。如果奥巴马不能给出更多的细节性内容,那民众显然没办法弄清总统到底要前往何方。
  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指出,赢得未来的最后一步、也是关键一步,是削减赤字。相比去年的国情咨文,奥巴马政府对削减财政赤字的重视程度提升。
  奥巴马提出一项为期五年的国内开支冻结提议,称该计划将在10年内削减4000亿美元的预算赤字,这也是为了缓和共和党对开支方面的忧虑。但这一计划却离共和党大规模减赤的要求相距甚远。冻结计划不适用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大型福利项目,而这些项目是美国赤字问题的核心。
  另外,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还列举了一系列的目标,如:到2035年,清洁能源将提供美国80%的电力。在未来的25年内,80%的美国人应该有机会搭乘高速铁路。未来五年内,通信企业应该能够部署一张覆盖98%的美国人的高速无线网络。但有评论指出,奥巴马并没有解释,除了承诺加大政府在基础设施和基础科研领域的投资,他又该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奥巴马发表完国情咨文演讲后十几分钟,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保罗·瑞安代表共和党发表讲话说,“很不幸,奥巴马没有做让经济恢复增长的事情,而是疯狂增加开支,让美国陷入更深的债务。”
  瑞安批评道:“事实非常清楚,奥巴马上台以来,签署法案让政府机构扩张了25%,如果加上那些失败的刺激扩张幅度为84%。奥巴马把所有这些政府扩张称为‘投资’,但现在已经过了两年,失业率仍然高达9%以上,而政府债务却增加3万亿美元以上。医改法案更让我们的债务正呈现爆炸性增长。总统的法案正让我们国家加速走向破产。”
  “我们的债务已经失控了,财务挑战已经变成了财务危机。”瑞安说,“政府的作用很重要,但应该有所限制。有限的政府也意味着有效的政府。” 
  奥巴马上任以来,为抵御金融危机和拯救经济,出台了大规模救市政策和经济刺激计划,避免了美国陷入更深度的衰退。但这一系列行动的后果是使2009财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1.42万亿美元。当前共和党在削减赤字、废除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法案等重大议题上态度坚决。同时,目前美国公共债务高达近13.9万亿美元,离国会设置的上限只差4000亿美元。
  白宫预测,公共债务到2012年将会超过美国GDP的70%,而且会持续上升,2015年达到欧洲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水平。
  英国《卫报》评述道,奥巴马没有意识到,美国真正的威胁并非两党之争在政治领域造成的罅隙,而是不断加深的债务导致其国际影响力的下降。因此虽然奥巴马嘴上说的是“投资”,但实质只是借款和支出。
  值得一提的是,奥巴马在最新国情咨文中多次提及中国。奥巴马说:“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开始尽早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延长教育时间,而且更注重数学和科学教育……就在不久前,中国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民营太阳能研究机构。中国还拥有世界上运算最快的计算机……美国的基础设施曾经是世界上最棒的,但是辉煌不再。中国正在建造更快的火车和更新的机场。与此同时,美国自己的工程师在评价本土基础设施时,仅给出了D的低分。……我们同印度和中国签署的协议将为美国带来25万个就业机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双语阅读]罢工潮使欧盟国家减赤更加艰难 2010-10-19
· 法将终止经济刺激以削减赤字 2010-09-30
· 希腊财长表示上半年希腊已经完成减赤目标 2010-07-08
· 英财长”左右开弓“减赤字 裁30万员工 2010-05-25
· 欧洲央行敦促欧元国削减赤字 2009-12-2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