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虹等离子屏生产线。资料照片 |
通过“资产管理、资本运作、产业整合、产业经营”等多种模式,以黑电起家的长虹如今在黑电和白电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已成效卓著。
黑电:造“屏”不是目的核心技术是关键
有预测显示,2010年全球的彩电生产量将达到1.8亿台,其中有1亿台左右的生产是由中国企业完成的。然而,由于核心器件受制于人,中国企业却没从中得到多少实惠,而这个核心器件,首当其冲的便是“屏”。
不过,中国始于2009年下半年的高世代液晶面板投资潮,从投资之日起就意味着落后,更深层的原因是日韩和中国台湾面板企业在面临技术垄断优势即将失去的情况下,试图通过产业转移继续垄断国内液晶面板市场。他们通过转移落后生产线、出售原材料、收技术专利费三种方式对中国面板企业实现全面控制,令中国家电企业成为“市场换不来技术”的来料加工型组装厂。
因而专家认为,造“屏”不是目的,提升核心技术研究,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把握核心技术才是关键。在这方面,长虹走过了一条备受质疑、但在今天来看,真正具有技术前瞻性的关键之路。
长虹之路,是从新型等离子屏开始的。一方面,长虹看中的是等离子在技术上的优势。与液晶相比,等离子具有亮度适中、色彩还原性好、层次感强、动态清晰度高等优点,这些先天的优势使得等离子在未来的健康护眼、3D技术的应用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另一方面,长虹看到了等离子强大的投资效能和技术突破空间。目前全球液晶屏有效专利数量达到9684项,已经比较成熟,而等离子屏有效专利数量为1568项,处于技术高速发展阶段,具有较大研发空间,在获取专利及摆脱专利钳制方面具有优势。
在核心技术方面,长虹通过收购韩国ORION PDP(欧丽安)公司获得等离子关键技术,而这正是突破以往液晶困局的关键之一。目前,长虹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约600项专利,绝大部分为发明专利,其中多项属于基础核心专利。对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创新,有效解除了外资对中国收取“技术专利费”的盘剥,真正形成了中国企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长虹新型等离子屏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且对推进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以及建设中国等离子产业集群方面,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等离子项目只是长虹在核心部件领域的重要举措之一。目前,长虹是中国家电企业中惟一的在等离子屏、液晶面板、OLED核心显示器件进行全面、立体化产业布局的企业。
白电:核心器件在“芯”压缩机是重点
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长虹,在其家电王国的打造过程中,采取了“资产管理、资本运作、产业整合、产业经营”等多种方式。
长虹认为,要做国际化的大企业,首先得有自主权。2005年11月,长虹控股美菱冰箱,在白电产业拓展,以期同在一个产业链上的空调与冰箱,上游原材料采购和下游产品销售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事实证明,五年来,美菱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为国内冰箱企业第二,中国冰箱行业的格局,就此彻底改变。
但长虹深知,在白电领域,没有核心器件的话语权,同样面临着受制于人的风险。而白电的核心器件之“芯”,重点就是压缩机。2008年初,长虹通过资本运作,终于将世界第二、国内第一大的华意压缩纳入麾下,正式进入冰箱压缩机核心器件制造,打通了冰箱上下游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同时,长虹与台湾东元合作,进入空调压缩机核心器件制造,实现了自主拥有核心技术─压缩机研发制造技术,形成了空调上下游的垂直集成产业布局。
如今,长虹已成为全国惟一一家同时在黑电和白电领域拥有和掌握产业上游关键技术和资源的企业,形成了六大核心技术能力,即集成电路设计能力、嵌入式软件设计能力、工业设计能力、工程技术能力、变频技术能力、可靠性技术能力,真正从源头上掌握了彩电、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的定义权和话语权。
长虹给家电企业的启示,除了“打造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核心器件出发”外,还在于其在出发前就规划好了前进的路线。尽管这条路崎岖与漫长,注定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