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全球知名经济学家——展望2011世界经济运行路径
2011-01-25   作者:记者 刘云非 蒋旭峰 乔继红 刘晓燕 冯武勇/华盛顿、纽约、布鲁塞尔、东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2010年11月26日凌晨,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利兹堡(Leesburg)一处购物中心,人们参加假日促销活动。记者 张军 摄

    世界经济在走过风险迭出的2010年后,2011年又将呈现怎样的局面?美欧等发达经济体低迷增长形势是否会持续、新兴经济体通胀风险将如何消解、全球经济失衡局面会否进一步扭转、全球货币体系调整应遵循何种思路……带着诸多热点问题,记者近期采访了部分全球知名经济学家,试图探究2011世界经济运行的可能路径。

  国际金融协会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菲利普·萨特尔:复苏缓慢而不平衡还将延续

  菲利普·萨特尔指出,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不平衡,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势头强劲,而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态势让人失望,这一趋势在2011年及之后还将延续。
  他说,美国发生日本式通缩并非完全没有可能性。2010年上半年,美联储对于美国经济复苏态势较为乐观。但随着复苏放缓,美联储开始担心美国会出现日本式通缩。美国一旦出现日本式通缩,面临的困难要比日本大,这是因为日本失业率不高又有大量海外资产,而当前美国失业率高企且海外又有大量负债,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将对美国构成非常大的政策难题。
  关于欧元区债务危机,他表示,爱尔兰债务危机加剧了欧洲经济当前面临的困难。有一点非常明确,即债务危机不会止于爱尔兰一个国家。其他几个欧元区国家面临同样难题。欧债危机对新兴市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影响:第一,由于欧洲国家将进行财政整顿,这些国家的进口需求会下降。其次,虽然欧元不会崩溃,但欧元地位将会下降。如美元和欧元贬值,全球应有其他货币相应崛起,比如一篮子新兴市场货币。
  关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通胀压力,他说,这一压力来自两个方面: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由宽松货币政策引发的通胀压力。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强劲,而发达国家产能过剩且失业率高企,使得资金流向新兴经济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大量资金还会流入新兴市场,对新兴市场资产价格和物价形成压力。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这在当前情况下显得不合时宜。在有些领域,价格上涨过快已像是资产泡沫。
  他还表示,美联储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以及今后可能出台新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他国经济产生“外溢影响”。美国不应该忘记,美元是世界主要储备货币,有很多国家持有相当多的美国国债,如果美元贬值,这将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负面效应。

  美国高频经济信息社首席经济学家温伯格:美国经济有通缩之虞

  温伯格认为,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5%,但高失业率仍将持续,所以我们称这种情况为增长型衰退。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导致通胀风险,而他更倾向于通货紧缩风险将至。
  他说,华尔街面临两个主要风险:一个是欧洲债务问题,另一个是美国财政平衡问题。“现在我们最担心的便是发生倒债。目前美国债务水平已达历史最高值,而我们所说的财政平衡并非专指减少开支,而是要通过经济强劲复苏而增加收入。”
  关于解决欧洲债务危机的前景,他指出,近期内欧洲债务危机尚无解决办法,其持续多久取决于政策决策者们能否很快采取统一行动。比起直接向银行系统注资、减少银行不良资产和重组,还有更多解决危机之道。他认为各国领导人不会就此问题很快达成一致意见,这将使国际金融系统面临风险,目前无法预测在欧洲债务危机演变中哪个环节会出现新问题。

  欧洲政策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祖利格:欧债危机需全方位应对之策

  祖利格表示,主权债务危机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失控,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这涉及改革欧洲的治理方式,建立更好的危机处理机制以及更关注经济增长等多个方面。
  关于美国经济前景,他说,美国经济复苏确实存在不能持续的风险。但这和美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美国劳动生产率较高,拥有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以及人口结构比较有利等。从长期来看,美国面临最大的风险是无法控制失衡问题,包括财政状况、经常账户以及靠借债推动消费等。
  他还表示,国际货币体系早就需要进行改革,但现在并没有真正的政治意愿去这样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能否取得重大进展,我对此感到悲观。”

  日本拓殖大学教授朱炎:“量化宽松”影响不可小视

  朱炎指出,美国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对中国和日本至少会有两个影响。一是美元贬值,对人民币和日元产生升值压力。二是美国资金充裕,各种投机基金将冲击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大幅推高各种商品价格。原油价格已开始上涨,各种金属和农产品价格也会上涨。美资基金还会继续冲击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市场。
  对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通胀压力,他说,这是经济高增长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起作用的结果。中国在启动金融紧缩后应该可以扼制价格上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世界经济结构调整:挑战与机遇 2011-01-04
· 2010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深刻复杂 2010-12-27
· 2010:摇摆在“平衡木”两端的世界经济 2010-12-13
· 联合国:明年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增速预计为8.9% 2010-12-03
· 经合组织预测世界经济今年增长4.6% 2010-11-19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