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个‘追风’的长跑运动员,得技术而得天下,打响风电企业美国上市第一枪;他是一个新能源信仰的布道者,以海上陆上之风电三峡,挥斥着人类愿景。”
在中山市火炬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内,张传卫手书的“地蕴天成 能动无限”八个大字清晰地铭刻在公司门口的巨石上,昭示一家迅速崛起的中国风电巨头创新的生命力。
2010年10月1日,这家中国的新能源设备制造企业——广东明阳风电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3.5亿美元,成为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国风电制造企业,也是当年中国最大的赴美IPO。
超常规的“追风之路”
即使上市前那不眠不休的63个小时里,张传卫也坚持在纽约中央公园跑步。30年里,他每天都坚持跑5公里。
这种不息的“能动力”被张传卫丝丝入扣地运用到明阳风电的企业运作和发展中来,并一手缔造了明阳风电“超常规”飞扬之路。
2005年,当明阳受托为别的企业开发风力发电装备控制系统时,张传卫敏锐地感觉到,风电装备行业是前景美妙的市场。当机立断启动明阳风电这一“不切实际”的冒险之举,“能动”的张传卫踏上了“追风”之路。
2006年成立之初,风机设计和生产都是欧洲国家居于领先地位,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往往是直接购买欧洲风机设计公司的设计图纸,明阳风电首先需要解决的核心技术是风机设计问题。
尝到过“自主创新”甜头的张传卫独具创见地提出了“联合开发”的路子,选择与欧洲著名风机设计公司aerodyn合作,联合设计开发风机。这一举措,极大地降低了风机设计成本,给自身研发队伍发展壮大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能够按照中国地区的各种具体参数进行设计。张传卫的这“得意一笔”,为明阳风电成功奠定下了第一块基石。
果断融资 书写行业传奇
风电装备制造投入巨大,资金是掣肘主因之一。张传卫以融资为背景整合资本资源,在保持控制权的前提下,以股权融资为手段成功地引进了意大利SOPAF、美国凯来、工银国际、美林等多家机构的近2亿美元私募资本,同时获得金融机构超过10亿美元的金融授信。有了强大的资本支撑,在风电制造行业上演一出出精彩大戏。
作为风机制造商,明阳建立了五大发电集团为核心的客户群。2009年,首推融资租赁模式,彻底解决了客户前期资金短缺,后期均衡还款的压力,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逆市上扬做出了贡献。
短短4年,明阳风电书写了无数行业传奇: 2005年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大容量高压变频器;2007年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抗台风型兆瓦级风机;2008年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兆瓦级抗台风型和抗低温型风机年产千台的生产能力;2009年10月实现我国首批潮间带兆瓦级风机投运成功;2010年5月实现全球首台SCD2.5MW超紧凑型风机成功下线。目前,明阳风电员工中硕士、博士、高级职称人员占25%以上,涵盖专家技术研发人才、产业技工和具有丰富国内和国际工作经验的管理骨干队伍。
张传卫成功地“鼓捣”成了产值过百亿、资产近百亿、投资能力过百亿的风电行业巨无霸,跻身国内三甲、国际十强之列。
“2010年是令中国风电人骄傲的一年,这一年,我们以4100万装机的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大风电国,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风机制造国。在这个高速度发展的背后,中国风电人用自主创新的努力,证明了一件事情——在过往,中国产业通常是用市场换技术,从现在开始,我们希望用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技术去换来全球市场。”张传卫说。
世界第一“中国风”
放眼全球,中国的风电开发后来居上,处于迅猛发展期。截至2010年底,中国全年新增装机容量达1600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182.7万千瓦,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在2010年国庆节这一天,明阳风电人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共和国61岁生日这一天,悬挂在了象征着国际资本市场盛宴的纽约交易所大厦,为祖国献上了一份重重的生日厚礼。“一个中国的民营企业在纽约实现了一次华美的转身,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公司。”张传卫自豪地说。
分析风电新能源的使用前景和我国风电开发的现状,张传卫踌躇满志:“中国风能利用的潜力巨大,陆地和海上风能的可开发装机总容量可达25亿千瓦以上。而目前中国已开发的风电资源只占到总量的1%左右。这个领域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们大有可为啊!”
国家对风电开发也越来越重视,2010年《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正式实施,建立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国家能源局推进风电行业标准建设,无序竞争的情况都将得到改善;海上风电招标结果出炉,风电的一大富矿——海上风电进入规模开发……几件大事证明风电行业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我们是生逢其时,要好好做这份事业!”
张传卫语气中有掩饰不住的激动。
2011年,站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门槛上,张传卫表示将借高速发展的中国风能发展发力海上风电,明阳未来计划打造出国际顶级的风机制造商和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世界第一“中国风”,飞扬之路将演绎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