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照片 |
随着中国私家车数量的逐年增加,汽车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早已不是神秘的事。很多人受惠于它的方便之处,但也有更多人为它带来的问题感到头疼,有些“有车族”甚至成为“路怒族”。
堵,一个字让人崩溃
孟庆华是北京市的一名出租车司机,他发现最近几年自己的车在路上根本就“跑”不起来。“再不能像十几年前那样了,现在每天工作八个小时,零零散散的堵车、慢行、等候加起来就有三四个小时。上下班那段时间最痛苦,走走停停特别着急。”
由于堵车成了每天出行的“必修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市民从起始点到目的地的距离。当人们计算路程时间时,除距离外往往还需要加上堵车的时间。
“当初买车是为了避免和大家一起挤地铁太辛苦,可真正开起车来,才知道原来这个舒适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必须起早。”28岁的北京市民张浩说。据他讲,自己住的地方距单位16.5公里,正常开车的话需要三十几分钟,然而就是这16.5公里的路程,每天由于堵车要走将近一个半小时。由于八点半要上班,这就意味着他每天六点半多就要起床了。“赶上交通事故,起多早都得迟到。”小张说。
除北京有堵车的问题,国内很多的二三线城市也都被这个“顽疾”困扰着。有着20年工作经验的内蒙古呼和浩特交警包宝德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他感到执法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前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处理交通事故,但是近几年,每天的主要工作是疏导拥堵的道路交通,工作内容都发生变化了。”
随着很多城市的高速路成了巨大的“停车场”,“治堵”方案纷纷出台,然而不管措施如何变化,惟一不变的依然是每天路面上的大规模“车展”以及夹杂着些许无奈的鸣笛和发动机反复启动的声音。
乱,“路怒族”以暴制暴
开车骂骂咧咧、喜欢跟人“顶牛”、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随着“有车族”的规模日益壮大,因开车而诱发情绪问题的人越来越多,这类人被称为“路怒族”。
2010年8月份,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对2023人进行的调查显示,86.5%的人表示身边就有很多“路怒族”,23.4%的人承认自己就是“路怒族”。受访者中,30.4%的人经常开车。76.1%的人指出“一遇堵车就想以暴制暴”是最常见的“路怒症”。
“汽车文明”,听起来是个美好却遥远的词。至少北京市民吴起声这样认为。
今年36岁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他三年前买了车,本以为可缩短上班时间,哪知到如今,这辆车成了他每天自找麻烦的“工具”。
有一天,吴先生提前一个半小时就出发上班。正要开出小区,发现一辆黑色轿车横在并不宽的车道上,让他无法通过,他只好通过物业找到车主。“那个车主穿着睡衣下来移车,却连句道歉话都没有。”吴先生将心中的怒火压了下去。但在过一个路口时,遥望着长长的队伍和不时亮起的红灯,已等待近10分钟的他,再也按捺不住愤怒,用力按喇叭,并将头伸出窗外,对着前方正准备“插队”的司机大骂。“那一刻,我感觉特别轻松。”
也许是在马路上受了委屈的人都需要发泄,或者“不文明”的行为可以传染。成为“路怒族”,吴先生自己也感到很莫名。他说,自己本来是个性情随和的人,但当面对路上不遵守秩序的人时,他总是无法抑制内心的不快。如今他一开上车,就容易爆粗口,经常引来妻子和女儿侧目。
重庆一事业单位职员唐濂,至今记得一年前她坐男友车的惊险经历。唐濂说,男友性情比较急躁,一天在行驶途中,一辆白色面包车呼啸而过,瞬间就超到他们前面,男友赶紧刹车,两人吓得直冒冷汗。
“结果男友气不过,就猛踩油门,超过了那辆面包车,并迅速急刹车,结果那车追尾了。”唐濂说,还好当时车速不快,面包车并没有严重损坏,但事故后,男友也没有停车,而是径直离去。“他对自家车的损坏一点都不在乎,只是不断说‘解恨’。”
如今,“路怒族”们似乎陷入了一场永无休止的恶性循环之中。
看到乱“插队”要怒;看到刺眼的疝气灯要怒;看到快速超车要怒;看到突然变道要怒;看到“新手上路”也要怒。
于是无法心平气和的有车一族剩下的想法就只有一个——以暴制暴。
治,给“路怒族”开药方
28岁的西安市民马凯至今对小学时的一篇课文记忆深刻。说的是四个小学生如何以最快的速度从一个汽水瓶口里拽出四个系着绳子的小球。“其实最快的办法就是谁都别抢,排好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的出来。”他告诉记者,不知为何,每次看到拥堵的马路和烦躁的司机,自己就会想起这篇小学时的课文。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法律心理学研究所副教授王国芳认为,马路上的不文明行为更多是一种“迁怒”,是将个人郁积在心的怨气或其他不良情绪借机发泄出来,如今很多城市人处于身心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易疲劳、易焦虑,缺乏耐心和容忍力等。在这种身心状态下,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很容易爆发马路上的争执和愤怒。
据专家介绍,“路怒”的概念来自国外心理学,即带着愤怒开车。“路怒”是如何产生的呢?专家解释说,现代社会年轻人普遍工作压力较大,许多人贷款买房买车,身负经济重担,身体和情绪都比较疲惫。如果开车时的“掌控成就感”遭到破坏,例如遇到红灯、堵车、行人违规或车辆剐蹭等,人就会产生反攻心理,容易情绪爆发,甚至通过骂粗口、打人、毁物来宣泄愤怒。
如何避免这种不良情绪愈演愈烈呢?专家建议驾车者在驾车前先做好心理暗示,同时早点出门,堵车时坦然面对。在情绪激动时,不妨多做几次深呼吸缓解闷气。遇到让自己不满的事情,等待几秒再做反应。如果情绪不好,比如刚和人有过争执,最好别马上开车。在情绪激动时,可换位思考,多为对方找找“借口”,比如,如果自己不是驾车者而是行人,会不会和自己目前恼火的对象做出一样的事?如果自己要赶火车,会不会也“慌不择路”地让“的士”钻空子?这种“换位思考”是最有效的“路怒症”情绪控制法。
观点:汽车文明也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