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全球经济新动力 谋划中国危机后布局
2011-01-10   作者:陶冶  来源:金融时报
 

    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增长轨迹,在危机尘埃尚未散尽的时刻,后危机时代即将呈现的全新经济金融格局已然成为学界关注的又一课题。中国古语有云:“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在全新起跑线上,准确把握未来脉动并积极制定自身战略将成为后危机时代的致胜法宝。为此,专访了《危机后的全球金融变革》作者、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
    问: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新时期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您认为在未来较长时间里,围绕国际资本流动,人们需特别关注哪些影响因素?新格局会呈现何种特点?又将给中国带来怎样的机会和挑战?
    宗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急剧恶化,从局部蔓延到全球。但各类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是存在显著差别的,这与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密切相关。总体来看,受到危机冲击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是:消费主导和金融膨胀模式(美国、英国)、高端制造业产品生产模式(德国、日本)、初级产品生产模式(中东、澳大利亚)和中低端制造业产品生产模式(中国、印度)。这种国际分工格局决定了国际资本流动的方向和方式。
    后危机时代,国际资本流动将呈现短期资本流向新兴市场、长期资本流向发达市场的“双向流动”格局。一方面,受到新兴市场经济增长快于发达市场以及欧美金融机构重新配置风险资产等因素的刺激,短期国际资本将大举进入新兴市场以寻求获利,其中股权类投资将成为资本流入的主要形式;另一方面,拥有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新兴市场仍将以购买发达市场金融资产的方式为其提供长期融资。这一方面说明了国际分工格局将发生一定变化,但短期内难以发生根本变化。
    国际资本流动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部分资本特别是“热钱”流入将推高我国股票和房地产市场价格,并使人民币面临不小的升值压力。对此,相关部门应注意加强对跨境投资和融资活动的监控,强化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相关限制,并引导国内资本“走出去”,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问:本轮危机之后的另外一个大势所趋就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各国领导人通过包括G20峰会在内的各种多边机制已多次表达改革决心。您如何看待该体系的改革前景与意义?与之相对应,中国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上又存在怎样的路径选择?
    宗良:鉴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和使用惯性,其在中短期内被彻底替代的可能性还很小。但长期看,国际货币格局由一极向多元的转变已不可避免。未来,欧元很可能成为泛欧洲的区域货币,东亚乃至亚洲也会出现以人民币、日元等为主导的区域货币,从而形成美元主导,欧元、人民币或日元为两翼,其他货币如英镑、加元等为补充的全新货币格局。这对维系世界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将大有裨益。
    人民币国际化的有效路径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两个发展阶段和三个关键环节”。
    一个核心:就是打造出与经济实力相适应的国际化货币,使人民币在国际货币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争取利用8-1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在2020年前后,使人民币成为周边国家和区域内最主要的结算和投资货币。第二个阶段是在实现了第一阶段目标后再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2030年前后,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
    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要扩大人民币在贸易结算中的使用规模;二是要在投融资领域增加人民币的使用;三是要打通人民币在金融投资领域的流通渠道。此外,让货币互换协议发挥更大作用、提升我国在IMF中的地位以及加强对跨境人民币流动的风险防范,也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问:本轮危机的爆发对全球经济现有增长模式提出了调整要求。您认为下一轮经济周期的增长引擎存在于哪些领域?中国又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战略崛起?
    宗良:本次金融危机是对欧美发达国家过度依赖金融资本、虚拟经济远超实体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总清算。危机预示着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必须调整。调整意味着要出现新的增长动力。
    我们认为,未来全球经济将可能从区域转换、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继续较快增长,下一轮增长周期的主要引擎将可能是:第一,通过政府扩大开支,加大在基础设施、国防和军备建设等方面的投资支出,增加资本存量,夯实未来消费增长的环境。第二,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以亚洲新兴市场为代表的庞大消费市场得以启动,逐步替代美欧消费者的作用,对全球经济产生新一轮的拉动力。第三,通过新一轮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以低碳经济为代表,在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拉动新一轮的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全球经济获得新的增长动力。
    我国要抓住机遇,实现战略崛起。第一,抓住消费内需启动的良机,持续在收入分配机制、社会保障体系、金融市场建设等方面推进改革,使其成为消费持续高增长的重要驱动力。第二,保持出口的稳定持续增长。启动内需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出口的驱动作用,相反,只有充分利用好国内与国外两个大市场,经济结构才是真正的平衡发展;单一依赖内需和过度依赖外需都不可取。第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持续推进中西部的开发,以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发展获得新的增长动力。第四,坚持科教兴国,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上取得新的突破,以此为动力推动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设计师不读书》 2010-11-09
· 第二届三湘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 2010-11-03
· 第十一届深圳读书月举办403项活动 2010-11-01
· 2010首都大学生读书节隆重开幕 2010-10-22
· “尚读”北京青年读书沙龙正式启动 2010-10-1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积极财政之“积极”已今非昔比·[思想]股市既要灭鼠也要防鳄鱼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