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通过石漠化治理、“珠防”工程、封山育林、公益林保护、退耕还林“五大体系”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初步遏制了生态恶化趋势。 据黔西南州林业局局长聂建平介绍,“十一五”期间全州累计完成造林268.9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初期的40.67%上升到44.75%,超额实现“十一五”规划森林覆盖率达42%的目标,为改善生态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上,黔西南州采取林果结合、林茶结合、林竹结合、林药结合、林草结合等组合方式,达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的。目前,黔西南州有商品林400多万亩,公益林600多万亩,各级政府通过鼓励、扶持、引导喀斯特山区农民种植金银花、花椒等耐旱经济作物,让石山披上了绿装,既有效治理了石漠化,又帮助当地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收入。贞丰县顶坛花椒、坪上金银花和安龙县德卧金银花种植成为典型的石漠化治理与经济效益双赢模式。
“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将在坡耕地较多、石漠化土地面积较大的区域,重点发展以杉木、桉树、楸树、椿树、金银花、苦丁茶、药材等为主的用材林和生态经济林,同时实施100万亩以桉树为主的工业原材料林、100万亩木本油料林、30万亩金银花及核桃、板栗、枇杷、桃、李等商品林。
据了解,黔西南州8县市全部纳入国家石漠化治理专项规划,完成治理石漠化面积300平方公里,“珠防”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取得重要成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00平方公里。“十二五”期间,黔西南州将围绕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这一主线,进一步遏制水土流失现象,形成木材综合加工业、苗木花卉产业、金银花产业、林油产业、森林旅游产业五大优势产业,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林业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