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12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扩大大中专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
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照此年复一年地增加企业养老金,城市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会不会有朝一日崩盘?如果我们只是就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谈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只是从这项制度每年的保险费收入和养老金支出来谈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会”。实际上,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在改革后的第二年(1997年)就已经收不抵支了,以后每年都要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运转。2009年,“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1646亿元”,这个数字是当年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18.5%。
如上所述,中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筹措早已是“三方机制”,即个人、单位和政府三方面共同筹资。不要惊讶,这种筹资机制完全合乎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不完全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还有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和物价上涨等因素。
现在发达国家似乎到处都在闹腾养老保险的危机,除了人口老化之外,其实失业人口和非正规就业人口的增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上个世纪中期,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时,也讲充分就业。60年代初,其失业人口只有1.6%,而现在普遍都在10%以上。失业同时意味着不交或少交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基金当然要“差钱”。有意思的是,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不下,就拿社会保障制度来当“替罪羊”,其结果就是拿老年人口、贫困人口来开刀。
中国的情况当然不同,但当年也有类似之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后那么快就出现亏空,原因之一恐怕是没有把1/3“冗员”的下岗失业考虑进去。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健康发展,那么,养老保险制度和其他的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制度就也会可持续地发展。这两者的关系是唇齿相依、共存共荣的。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考虑社会保险乃至社会保障问题,不能就事论事地总在自己划定的一个小框框中算来算去,而是要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是国家的责任,满足老百姓,尤其是特殊社会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是执政者必须考虑的事。所以,现在传来的利好消息的实质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得到重视和保证。从长远看,社保基金的筹措应该把国有土地、国有企业、国有资产考虑进去,这才是相关立法应该干的事。